牵羊担酒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qiān yáng dàn jiǔ
【解释】牵着羊,挑着酒。表示向人慰劳或庆贺。
【出处】元·无名氏《举案齐眉》第四折:“老夫如今牵羊担酒,与孩儿庆喜。”
【示例】愚有一计:并不劳~,纳士献印。(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四回)
【拼音码】qydj
- 牵羊 《史记‧宋微子世家》: “ 周武王 克 殷 , 微子 乃持其祭器造于军...
- 担 (擔)dān ㄉㄢˉ1)用肩膀挑:~水。2)承当,负责:~负。~任。~...
- 酒 jiǔ ㄐㄧㄡˇ1)用高粱、米、麦或葡萄等发酵制成的含乙醇的饮料:白~...
- 牵羊 《史记‧宋微子世家》: “ 周武王 克 殷 , 微子 乃持其祭器造于军门, 肉袒面缚, 左牵羊, 右把茅, 膝行而前以告。 于是 武王 及释 微子 , 复其位如故。”后以“牵羊”、“牵羊肉袒”、“牵羊把茅”表示降服或用为降服的典故。 ▶ 《资治通鉴‧后唐庄宗同光三年》: “ 蜀主 白衣、衔璧、牵羊, 草绳萦首, 百官衰绖、徒跣、舆榇, 号哭俟命。” ▶ 清 吴伟业 《读史杂感》诗之八: “已设牵羊礼, 难为刑马心。” ▶ 李一 《荆宜施鹤光复记》: “与其作牵羊肉袒之断头将军, 何如以败卒残兵而背城一战。” ▶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尽 顺天城 之中, 无不牵羊把茅, 甘为贰臣者。 若其不事异姓, 躬自引决, 缙绅之士, 殆无一人焉。”
- 牵羊把茅 见“ 牵羊 ”。
- 牵羊肉袒 见“ 牵羊 ”。
- 系颈牵羊 绳系颈,手牵羊。谓投降请罪。
- 肉袒牵羊 ròu tǎn qiān yáng 【解释】牵羊:牵着羊,表示犒劳军队。古代战败投降的仪式。【出处】《左传·宣公十二年》:“郑伯肉袒牵羊以逆,曰:‘孤不天,不能事君,使君怀怒以及敝邑,孤之罪也。’”【示例】行至逵路,郑襄公~,以迎楚师。(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五十三回)【拼音码】rtqy
- 顺手牵羊 shùn shǒu qiān yáng 【解释】顺手把人家的羊牵走。比喻趁势将敌手捉住或乘机利用别人。现比喻乘机拿走别人的东西。【出处】《礼记·曲礼上》:“效马效羊者右牵之。”【示例】据说座山雕的部下有个~的老方子,一撮毛可能是想施展这个伎俩。(曲波《林海雪原》十二)【拼音码】ssqy【灯谜面】小偷进牧场【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英文】lead away a goat in passing--pick up something on the sly
- 牵联 1. 系联;连带。 ▶ 汉 严忌 《哀时命》: “外迫胁于机臂兮, 上牵联于矰隿。” ▶ 唐 韩愈 《答元侍御书》: “足下与 济 父子俱宜牵联得书。” 2. 连累;株连。 ▶ 宋 陆游 《陆郎中墓志铭》: “ 歧公 免相, 门下士多牵联以罪斥。”
- 牵肘 谓从旁牵制。 ▶ 唐 元稹 《夫远征》诗: “ 秦 强 赵 破 括 敌 起 , 括 虽专命 起 尚轻, 何况牵肘之人牵不已。” ▶ 清 魏源 《苗疆敕建傅巡抚祠碑铭》: “岂无牵肘, 肘其可掣?曾农卫谷, 而许从螣。 岂不履尾, 尾其胡咥?”参见“ 掣肘 ”。
- 牵羁 牵绊, 羁绊。 ▶ 《文选‧石崇<思归引序>》: “欻复见牵羁, 婆娑于九列。” ▶ 吕延济 注: “谓仕宦如以物牵引而羁系也。” ▶ 明 袁宏道 《出城观奈子花遇大风至韦公寺而还》诗: “终日惜奈花, 一身苦牵羁。”
- 牵肠 挂念。 ▶ 元 关汉卿 《谢天香》第二摺: “想着俺用时不当, 不作周方, 兀的唤甚么牵肠?” 明 叶宪祖 《鸾鎞记‧仗侠》: “苍天鉴知, 前途望护持。 从此牵肠, 从此牵肠, 试问重逢甚时。” ▶ 清 周亮工 《寿青溪三老序》: “种种牵肠, 难举似老天, 毕竟重论诗, 百鍊千磨。”
- 牵置 拉扯设置。 ▶ 《晋书‧范宁传》: “郡守长吏, 牵置无常, 或兼台职, 或带府官。”
- 牵肠债 指尚未实现而牵挂在心的夙愿。 ▶ 明 李贽 《与友人书》之二: “即令心地不明, 胸中有数百篇文字, 口头有十万首诗书, 亦足以惊世而骇俗……此则余心之独切者, 恐其一旦遂死, 不能成, 竟抱一生素饱之恨。 此是余一种牵肠债也。”
- 牵罣 牵挂, 记挂。 ▶ 明 高明 《金络索挂梧桐‧咏别》曲: “一杯别酒阑, 三唱《阳关》罢, 万里云山两下相牵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