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烙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手机版
- páoluò
(旧读páogé)就是‘炮格’,古代的一种酷刑。
- 炮 páo ㄆㄠˊ1)烧:~炙。~烙(luò)。~制。·参考词汇:big ...
- 烙 lào ㄌㄠˋ1)用器物烫熨:~衣服。~印。~花(亦称“烫花”)。2)...
- 炮煎 1. 烧烤。 泛指烹制食品。 ▶ 宋 张耒 《冬日放言》诗之三: “老妻坐我傍, 肴胾屡炮煎。” 2. 炮制煎熬。 ▶ 宋 陆游 《离家示妻子》诗: “儿为检药笼, 桂姜手炮煎。”
- 炮炼 páoliàn用加热的方法把中药原料里的水分和杂质除去。
- 炮煨 把食物埋在火灰里慢慢烤熟。 ▶ 宋 陆游 《戏咏乡里食物示邻曲》: “细研罂粟具汤液, 湿裹山蓣供炮煨。”
- 炮炙 1. 烘烤;烧烤。 ▶ 唐 李白 《秋猎孟诸夜归置酒单父东楼》诗: “一扫四野空, 喧呼鞍马前, 归来献所获, 炮炙宜霜天。” ▶ 康有为 《大同书》癸部第一章: “后有智者踵事增华, 食则为之烹饪、炮炙、调和则益乐。” 2. 炮制(中药饮片)。 ▶ 宋 范成大 《问天医赋》: “访 和扁 以制度, 招 桐雷 使炮炙。”
- 炮熬 炮制煎熬。 ▶ 宋 梅尧臣 《种胡麻》诗: “胡麻养气血, 种以督儿曹……霜前未坚好, 霜后可炮熬。”
- 炮灰 pàohuī比喻参加非正义战争去送命的士兵。
- 炮燔 烧烤。 ▶ 宋 苏轼 《送鲁元翰知卫州》诗: “每愧烟火中, 玉腕亲炮燔。” ▶ 宋 苏辙 《臣事策》下四: “﹝圣人﹞教之炮燔、烹饪、嫁娶、生养之道, 使皆得其志, 是以天下安其法而不怨。”
- 炮火连天 pào huǒ lián tiān 【解释】形容炮火非常猛烈。【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六回:“这不过演放两三响已经这样了,何况炮火连天,亲临大敌呢,自然也要逃走了。”【拼音码】phlt【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指炮火袭击猛烈
- 炮燖 烧炙。 语出 宋 罗泌 《路史‧禅通纪‧炎帝》: “﹝ 炎帝 神农氏 ﹞修火之利, 以炮以燖。” ▶ 清 姚燮 《双鸩篇》: “马死弃鞍辔, 茧足徒步如炮燖。”
- 炮火 pàohuǒ指战场上发射的炮弹与炮弹爆炸后发出的火焰:~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