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祸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zāihuò
自然的或人为的祸害。
- 灾 zāi ㄗㄞˉ1)水、火、荒旱等所造成的祸害:水~。火~。~难(nàn...
- 祸 (禍)huò ㄏㄨㄛˋ1)灾殃,苦难:~殃。~害。~患。~根。~端。~...
- 灾福 祸福。 ▶ 宋 沈括 《梦溪笔谈‧乐律一》: “ 高邮 人 桑京舒 性知音, 听百物之声, 悉能占其灾福。” ▶ 宋 叶适 《医工叹重赠柳山人》诗: “不曾入城行卖卜, 有问灾福须呼船。”
- 灾祲 犹灾异。 ▶ 明 张煌言 《天地解而雷雨作》: “若过为鼓润, 而祯祥由之, 灾祲亦由之也。” ▶ 《清史稿‧后妃传论》: “外侮迭乘, 灾祲屡见。” ▶ 鲁迅 《花边文学‧法会和歌剧》: “《时轮金刚法会募捐缘起》中有这样的句子: ‘古人一遇灾祲, 上者罪己, 下者修身。 ’”参见“ 灾异 ”。
- 灾符 灾变的徵兆。 ▶ 《后汉书‧郎顗传》: “臣闻天垂妖象, 地见灾符, 所以谴告人主, 责躬修德, 使正机平衡, 流化兴政也。”
- 灾祥 1. 指吉凶灾变的徵兆。 ▶ 《书‧咸有一德》: “惟吉凶不僭在人;惟天降灾祥在德。” ▶ 孔颖达 疏: “指其已然, 则为吉凶;言其徵兆, 则曰灾祥。” 2. 犹祸福。 ▶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省事》: “密者则云日月有迟速, 以术求之, 预知其度, 无灾祥也。” ▶ 《后汉书‧张衡传》: “编年月, 纪灾祥。” ▶ 晋 葛洪 《抱朴子‧塞难》: “人不能自知其体老少痛痒之何故, 则彼天亦不能自知其体盈缩灾祥之所以。” ▶ 宋 苏辙 《同孔常文作张夫人诗》: “相面识心腹, 开口言灾祥。”
- 灾纸 谓徒然损耗纸张。 ▶ 明 范濂 《云间据目钞》卷二: “其他字画灾纸灾扇者, 不可胜道, 苟为搢绅物色, 即自列千古名家。”参见“ 灾梨 ”。
- 灾祟 灾害;灾异祸害。 ▶ 汉 焦赣 《易林‧益之丰》: “好战亡国, 师不以律, 称上陨坠, 齐侯 狠戾, 其被灾祟。” ▶ 南朝 宋 颜延之 《庭诰文》: “及伪者为之, 则忌灾祟, 课粗愿, 混士女, 乱妖正, 此其巨蠹也。”一本作“ 灾祟 ”。 ▶ 《法苑珠林》卷二三: “州境或应有灾祟, 及僧尼横延舋戾, 像则流汗。 汗之多少, 则祸患之浓淡也。”
- 灾缠 见“ 灾躔 ”。
- 灾眚 灾殃, 祸患。 ▶ 《易‧复》: “上六, 迷复, 凶, 有灾眚。” ▶ 孔颖达 疏: “‘有灾眚’者, 暗于复道, 必无福庆, 唯有灾眚。” ▶ 《后汉书‧郎顗传》: “以此消伏灾眚, 兴致升平。” ▶ 明 郑若庸 《玉玦记‧梦神》: “罹灾眚, 叹三年, 把身拘坎阱。” ▶ 清 谭嗣同 《仁学》二三: “使无水旱沴疠兵戈及诸灾眚, 不数十年, 本国之物产必不能支。”
- 灾缪 祸患和谬误。 缪, 通“ 谬 ”。 ▶ 《荀子‧仲尼》: “有灾缪者, 然后诛之。” ▶ 杨倞 注: “有灾怪缪戾者, 然后诛之, 非颠倒其敌也。”
- 灾省 闻灾自省。 ▶ 《公羊传‧庄公二十二年》: “大省者何?灾省也。” ▶ 何休 注: “常若闻灾自省, 故曰灾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