灏气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1. 弥漫在天地间之气。
▶ 唐 柳宗元 《始得西山宴游记》: “悠悠乎与灏气俱而莫得其涯, 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 宋 曾巩 《八月二十九日小饮》诗: “烦蒸翕已尽, 灏气乃浮薄。”
▶ 清 吴伟业 《缥缈峰》诗: “灏气凌泬寥, 一身若冰雪。”
2. 正大刚直之气。
▶ 明 顾起元 《客座赘语》卷十: “ 傅远度 汝舟 , 奇思灏气, 高出一世。”
▶ 清 汤增璧 《崇侠篇》: “自道德坠地, 士或儇薄无行。 非有真体之内充, 灏气之磅礴, 而樽酒之间, 诟谇交作, 往往欲挞于市朝, 以泄一时之忿。”
- 灏 (灝)hào ㄏㄠˋ1)水势大。2)广大。3)古人名用字。4)〔~~〕...
- 灏汗 犹灏瀚。 ▶ 清 龙启瑞 《刘椒云哀辞》: “ 椒云 之学……又皆折衷于 孔 、 孟 、 程 、 朱 之理, 不为灏汗无纪之说。”
- 灏噩 博大。 语本 汉 扬雄 《法言‧问神》: “ 虞 夏 之书浑浑尔, 商 书灏灏尔, 周 书噩噩尔。” ▶ 宋 司马光 《谢赐<资治通鉴序>表》: “发言为典, 肆笔成书。 炳蔚互变, 如虎豹之明;灏噩无涯, 逾 商 周 之盛。”
- 灏溔 水无边际貌。 ▶ 《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 “然后灏溔潢漾, 安翔徐回。” ▶ 郭璞 注: “皆水无涯际貌也。” ▶ 清 钱谦益 《列朝诗集小传‧小师孙文正公承宗》: “﹝公﹞奏疏书檄, 摇笔数千言, 灏溔演延。” ▶ 林纾 《公祭潘烈士文》: “沧海灏溔, 浪如崩山。”
- 灏博 渊博, 广大精深。 ▶ 清 褚人获 《坚瓠广集‧王文安前因》: “ 文公 仪表俊伟, 学问灏博。”
- 灏漫 宏大。 ▶ 郑振铎 《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第四二章一: “他( 陆游 )意气豪迈, 常欲有所作为。 所以灏漫热烈的爱国之呼号, 常见于他的词与诗里, 而在诗中尤其活跃。”
- 灏 (灝)hào ㄏㄠˋ1)水势大。2)广大。3)古人名用字。4)〔~~〕空旷的样子。
- 灏瀁 广阔荡漾貌。 ▶ 晋 潘尼 《火赋》: “似大道之未离, 而元气之灏瀁。”
- 灎 yàn ㄧㄢˋ1)古同“滟”,水波荡动。
- 灏瀚 浩瀚。 水势广大貌。 引申为广大、众多的意思。 ▶ 清 李渔 《比目鱼‧耳热》: “借名山大川做良师益友, 使笔底无局促之形, 胸中有灏瀚之气。” ▶ 林纾 《译<块肉馀生述>序》: “纵笔至于灏瀚, 则往往遗落其细事繁节, 无复检举, 遂令观者得罅而攻。”
- 灍 jué ㄐㄩㄝˊ1)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