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坛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晋 张华 《博物志》卷七: “ 太公 为 灌坛 令, 武王 梦妇人当道夜哭, 问之, 曰: ‘吾是东海神女, 嫁于西海神童。 今 灌坛 令当道, 废我行。 我行必有大风雨, 而 太公 有德, 吾不敢以暴风雨过, 是毁君德。 ’ 武王 明日召 太公 , 三日三夜, 果有疾风暴雨从 太公 邑外过。”原为地名。 后用以代指有德行的地方官吏。
▶ 南朝 梁 庾肩吾 《从驾喜雨》诗: “赦诏还京兆, 归神出 灌坛 。”
▶ 唐 杜甫 《题郪原郭三十二明府茅屋壁》诗: “云散 灌坛 雨, 春青 彭泽 田。”
▶ 唐 高适 《同房侍御山园新亭与邢判官同游》诗: “ 灌坛 有遗风, 单父 多鸣琴。”
- 灌 guàn ㄍㄨㄢˋ1)浇地:~溉。~渠。浇~。2)注入液体:~注。~浆...
- 坛 1)(①~④壇罎)tán ㄊㄢˊ2)古代举行祭祀、誓师等大典用的土和石...
- 灌夫骂坐 灌夫,西汉人,初以勇武闻名,为人刚直不阿,任侠,好饮酒骂人。与丞相田蚡不和,后因在蚡处使酒骂座,戏侮田蚡,为蚡所劾,以不敬罪族诛。事见《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后用以指人借酒发泄心中的不满。
- 灌地 古代祭祀的一种仪式。 把酒洒在地上, 求神降临。 ▶ 汉 班固 《白虎通‧考黜》: “阳达于墙屋, 阴入于渊泉, 所以灌地降神也。” ▶ 《通典‧乐七》: “ 殷 人求阳, 周 人求阴, 今已绝灌地之礼, 宜在求阳之义。”
- 灌夫骂座 guàn fū mà zuò 【解释】灌夫:西汉著名将领。指灌夫酒后骂人泄愤。形容为人刚直敢言。【出处】《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武安遂怒,劾灌夫骂座不敬,系居室。”【示例】推门看竹,何妨王子乘舆,索酒指瓶,便仿~。(明·陈汝元《金莲记·郊遇》)【拼音码】gfmz【用法】主谓式;作宾语;形容为人刚直敢言
- 灌园 1. 浇灌园圃。 ▶ 汉 杨恽 《报孙会宗书》: “是故身率妻子, 戮力耕桑, 灌园治产, 以给公上。” ▶ 《醒世恒言‧张孝基陈留认舅》: “你可会灌园么?” 许地山 《空山灵雨‧落花生》: “买种的买种, 动土的动土, 灌园的灌园, 过不了几个月, 居然收获了。” 2. 从事田园劳动。 后谓退隐家居。 ▶ 《史记‧商君列传》: “君之危若朝露, 尚将欲延年益寿乎?则何不归十五都, 灌园于鄙。” ▶ 《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 “是以 孙叔敖 三去相而不悔, 于陵子仲 辞三公为人灌园。” ▶ 三国 魏 阮籍 《辞蒋太尉辟命奏记》: “ 仲子 守志, 楚王 不夺其灌园。” ▶ 唐 陈子昂 《感遇》诗之十八: “灌园何其鄙, 皎皎 于陵 中。” ▶ 明 唐顺之 《村居》诗之一: “偶然灌园兴, 不是学 于陵 。”
- 灌寖 见“ 灌浸 ”。
- 灌口二郎 也称二郎神。 相传 秦 时 李冰 及其次子曾在 灌口 开 离堆 , 锁孽龙, 有德于 蜀 人, 蜀 人因此建庙祭祀, 奉之为神灵。 后演变为小说, 戏剧中的神话人物。 ▶ 宋 曾敏行 《独醒杂志》卷五: “有方外士, 为言 蜀 道 永康军 城外 崇德庙 , 乃祠 李太守 父子也。 太守名 冰 , 秦 时人, 尝守其地。 有龙为孽, 太守捕之, 且凿崖中断, 分江水一派入 永康 , 锁孽龙于 离堆 之下。 有功于 蜀 人, 至今德之, 祠祭甚盛……号曰 灌口二郎 。” ▶ 《朱子语类》卷三: “ 蜀 中 灌口二郎庙 , 当初是 李冰 因开 离堆 有功, 立庙。 今来现许多灵怪, 乃是他第二儿子出来。” ▶ 《清平山堂话本‧杨温拦路虎传》: “好似那 灌口二郎 离宝殿。”亦省称“ 灌口 ”。 ▶ 宋 洪迈 《夷坚支丁志‧永康太守》: “ 永康军 崇德庙 , 乃 灌口 神祠。” ▶ 《武王伐纣平话》卷上: “其太子生得相貌堂堂, 浑如 灌口 。”
- 灌尊 古代行灌礼时所用的酒器。
- 灌口 1. 见“ 灌口二郎 ”。 2. 方言。 给牲口灌药用的器具。 ▶ 韩旭 《扩社的时候》: “灌口也借来了, 来, 配好了就灌!”
- 灌庙 聚群庙之主于太庙。 ▶ 《大戴礼记‧千乘》: “千乘之国, 受命于天子, 通其四疆, 教其书社, 循其灌庙。” ▶ 王聘珍 解诂: “循, 顺也。 灌, 聚也。 顺其昭穆, 聚群庙之主于太庙, 而行大祭之礼。”
- 灌区 guànqū[irrigation (irrigated) area] 某水利工程灌溉的地区洪湖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