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cháo ㄔㄠˊ
1)海水因为受了日月的引力而定时涨落的现象:~水。~汐。涨~。落~。~汛。~流。~涌。
2)像潮水那样汹涌起伏的:思~。热~。新~。~红。~热。心~澎湃。
3)湿:~气。返~。~湿。
4)方言,技术不高:手艺~。
·参考词汇:
tide upsurge damp
- 潮丝丝 微微湿润。 ▶ 《老残游记》第十三回: “﹝ 老残 ﹞又是愤怒, 又是伤心, 不觉眼睛角里, 也自有点潮丝丝的起来了。”
- 潭隩 水涯深曲处。 ▶ 晋 郭璞 《江赋》: “擢紫茸, 荫潭隩, 被长 江 。”
- 潮乎乎 见“ 潮忽忽 ”。
- 潭陁 潭陁拼音:tán tuó 注音:ㄊㄢˊ ㄊㄨㄛˊ 词语解释同“ 潭沱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事实一》:“ 杜子美 《醉歌行》云:‘春光淡沲 秦东亭 。’淡沲当是潭陁。见 富嘉謨 《明水篇》曰:‘阳春二月朝始暾,春光潭陁度千门。’”
- 潮位 cháowèi受潮汐影响而涨落的水位。
- 潭镜 水平如镜之潭。 ▶ 唐 皇甫冉 《杂言无锡惠山寺流泉歌》: “作潭镜兮澄寺内, 泛岩花兮到人间。”
- 潮信 cháoxìn①指潮水,因其涨落有一定的时间。②〈书〉婉辞,指月经。
- 潭腿 拳术名。 相传为 山东 龙潭寺 僧所创, 故名。 或曰, 为 河南 谭氏 所创, 谭, 误为“潭”。 一说, 即弹腿, 发腿时出以激力, 取弹射之势, 故名。 潭腿为北派拳术, 可分两家: 一为十二路, 常书作“潭腿”, 清 霍元甲 设精武体育会于 沪 , 曾以此授徒;一为十路, 常书作“弹腿”, 相传为回教徒所传, 盛行于 鲁 、 豫 各省。 ▶ 鲁迅 《南腔北调集‧由中国的女人, 推定中国人之非中庸》: “ 汉 朝就确已有一种‘利屣’……不但走着爽利, ‘潭腿’似的踢开去之际, 也不至于为裙子所碍。” ▶ 王统照 《号声‧司令》: “他在晓露未干的时候便跑到操场里耍了一套潭腿, 这是他自小学的武艺。”
- 潮候 定期而至的潮水的涨落。 ▶ 明 郎瑛 《七修类稿‧天地三‧潮候歌》: “ 浙江 潮候, 四季不同。”
- 潭笋 冬笋的别名。 ▶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蔬谷‧笋》: “冬笋, 俗名潭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