淹淹牵牵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形容疾病纠缠不已。
▶ 明 唐顺之 《与胡梅林总督书》之十二: “脾胀之病, 非旬日所积, 亦非旬日可遣, 淹淹牵牵, 半死半活人也。”
- 淹淹 1. 气息微弱, 濒于死亡。 ...
- 牵 (牽)qiān ㄑㄧㄢˉ1)拉,引领向前:~引。~曳。~头。~线。~萝...
- 淹淹 1. 气息微弱, 濒于死亡。 ▶ 明 徐霖《绣襦记‧得觅知音》: “我气息淹淹难调理, 应做他乡鬼。” ▶ 清 阮旻锡 《还家》诗: “病妻久卧床, 淹淹迫岁暮。” ▶ 《儒林外史》第十七回: “太公淹淹在床, 一日昏聩的狠, 一日又觉得明白些。” 2. 引申为将尽之意。 ▶ 元 张可久 《一枝花‧秋景》套曲: “残暑淹淹, 爽气被楼台占。” 3. 昏昏沉沉;委靡不振。 ▶ 明 汤显祖 《牡丹亭‧慈戒》: “﹝小姐﹞淹淹春睡去了, 敢在做梦也。” ▶ 明 王錂 《春芜记‧讯病》: “想鼓尽云和人更远, 愁绪相牵, 似殢酒淹淹。” 4. 昏暗貌。 ▶ 元 吴昌龄 《张天师》第二摺: “天也, 每番家小生要做些儿功课, 不曾拏起笔来, 可又早淹淹的晚了。” ▶ 元 无名氏 《陈州粜米》第二摺: “自从那云滚滚卯时初, 直至日淹淹的申牌后。” ▶ 明 袁宏道 《徐州道中》诗: “何不遂长往?淹淹名利场。” 5. 水流貌。 ▶ 元 尚仲贤 《柳毅传书》第二摺: “俺只见淹淹的血水渲做江湖, 和着这滚滚的尸骸炼做丘冢。” ▶ 元 乔吉 《金钱记》第三摺: “你怎知我这愁呵, 似 长江 淹淹的不断流。” ▶ 明 徐复祚《投梭记‧折齿》: “你看我翠鬟蓬松乱散, 望东墙淹淹泪眼。” ▶ 清 何述稷 《苦雨》诗: “客舍淹淹雨, 春愁瓮里天。” 6. 水果或植物因失去所含的水分而乾瘪。 ▶ 《醒世姻缘传》第七一回: “我怕几两银子极极的花费了, 两个果子淹淹了。”
- 牵牵扯扯 拖拖拉拉。 形容不乾脆利索。 ▶ 《黑籍冤魂》第十六回: “烟铺上起来, 也不知整束整束, 尽他是牵牵扯扯的, 这都是他致死的缘因。” ▶ 欧阳予倩 《李秀成》第五幕: “你赶快抱了世子走吧, 牵牵扯扯, 一定是同归于尽。”
- 牵牵搭搭 犹言牵牵扯扯。 ▶ 元 无名氏 《渔樵记》第三摺: “也非是我忍耐不禁, 也非是我牵牵搭搭。”
- 淹淹一息 形容呼吸微弱,濒于死亡。
- 淹淹委委 在水中忽隐忽现的样子。 ▶ 唐 樊宗师 《绛守居园池记》: “碍很岛坻, 淹淹委委。”
- 淹淹沉沉 昏昏沉沉, 精神不振。 ▶ 《白雪遗音‧马头调‧独占花魁》: “﹝卖油郎﹞一见花魁, 直到如今, 淹淹沉沉, 得了想思。”
- 淹淹润润 温柔妩媚貌。 ▶ 《金瓶梅词话》第三七回: “淹淹润润, 不搽脂粉, 自然体态妖娆。”
- 淹淹缠缠 没精打采貌。 ▶ 《醒世姻缘传》第二二回: “一到家就没得精神, 每日淹淹缠缠的。”
- 淹淹闷闷 郁郁不振貌。 ▶ 明 汤显祖 《南柯记‧就徵》: “我 淳于棼 , 人才本领, 不让于人, 到今三十前后, 名不成, 婚不就, 家徒四壁, 守着这一株槐树, 冷冷清清, 淹淹闷闷。”
- 淹渍 1. 浸泡, 淹浸。 ▶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四: “又前开 黄河 , 引水向 棣州 , 费亿兆功, 百姓苦其淹渍。” 2. 引申为濡染。 ▶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二: “若是未能深晓, 且须广以文字淹渍, 久久之间, 自然成熟。”
- 淹渐 形容因病而精神委靡不振。 ▶ 元 曾瑞 《蝶恋花‧闺怨》套曲: “淹渐病昼夜家厮缠缴, 想思鬼行坐里常陪伴。” ▶ 元 曾瑞 《斗鹌鹑‧风情》套曲: “连夜银蟾, 逐朝媚脸, 休再情添, 淹渐病染。” ▶ 元 詹时雨 《一枝花‧丽情》套曲: “愁荏苒绣房中拈针慵使, 病淹渐锦筝搊金柱慵支。” ▶ 元 张可久 《折桂令‧春情》曲: “梨花谢春光荏苒, 晓莺啼酒病淹渐。”
- 淹游 谓长期游历在外。 ▶ 《太平广记》卷二五六引《苏芸》: “ 元和 中, 进士 苏芸 南地淹游。 尝有诗云: ‘郭里多榕树, 街中足使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