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俗和光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手机版
- 同于尘俗,不露锋芒。谓不求特异,与世无争。
- 混俗 谓混同世俗, 不清高超脱。 ▶ 唐 杨于...
- 和光 1. 谓才华内薀, 不露锋芒。  ...
- 浑俗和光 hún sú hé guāng 【解释】比喻不露锋芒,与世无争。也比喻无能,不中用。【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俺先人甚的是浑俗和光,真一味风清月朗。”【示例】你这小乘教法,度不得亡者超升,只可~而已。(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十二回)【拼音码】hshg【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比喻不露锋芒,与世无争
- 混俗 谓混同世俗, 不清高超脱。 ▶ 唐 杨于陵 《赠毛仙翁》诗: “先生 赤松 侣, 混俗游人间。” ▶ 唐 苏鹗 《杜阳杂编》卷下: “ 藏几 工诗好酒, 混俗无拘检。” ▶ 元 无名氏 《冤家债主》第三摺: “难道阳世间官府多机变, 阴府内神灵也混俗, 把 森罗殿 都做了营生铺?”
- 和光 1. 谓才华内薀, 不露锋芒。 ▶ 《后汉书‧王允传》: “公与 董太师 并位俱封, 而独崇高节, 岂和光之道邪?” 晋 葛洪 《抱朴子‧释滞》: “内宝养生之道, 外则和光于世。” ▶ 《魏书‧释老志》: “和光六道, 同尘万类。” ▶ 唐 王维 《送綦母校书弃官还江东》诗: “和光鱼鸟际, 澹尔蒹葭丛。”参见“ 和光同尘 ”。 2. 共同照耀。 ▶ 唐 韦展 《日月如合璧赋》: “分则列照于三无, 聚则和光于六合。” 3. 柔和的光辉。 ▶ 宋 苏轼 《妒佳月》诗: “浩瀚玻璃盏, 和光入胸臆。”
- 和光同尘 hé guāng tóng chén 【解释】指不露锋芒,与世无争的消极处世态度。也比喻同流合污。【出处】《老子》第四章:“和其光,同其尘。”【示例】休要欺三瞒四,我赵某不是与你~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二十一)【拼音码】hgtc【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 混元 1. 指天地元气。 亦指天地。 ▶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六九: “混元生两仪, 四象运衡玑。” ▶ 《后汉书‧班固传》: “厥道至乎经纬乾坤, 出入三光, 外运混元, 内浸豪芒。” ▶ 李贤 注: “混元, 天地之总名。” ▶ 唐 方干 《处州洞溪》诗: “混元融结后, 便有此溪名。” ▶ 宋 司马光 《次韵和邻几秋雨十六韵》: “混元初不宰, 霪雨浩无程。” ▶ 《封神演义》第八二回: “混元初判道为尊, 炼就乾坤清浊分。” 2. 谓开天辟地之时。 形容极古远的时代。 ▶ 唐 白居易 《卯时酒》诗: “似游 华胥国 , 疑反混元代。” ▶ 《云笈七签》卷二: “混元者, 记事于混沌之前, 元气之始也。”
- 混充 hùnchōng蒙混冒充:~内行。
- 混侔 混同。 ▶ 晋 葛洪 《抱朴子‧广譬》: “邪正混侔, 则彝伦攸斁。”
- 混入 hùnrù[blend with] 表示成分的合并或混合将融化的巧克力混入有鸡蛋牛奶的面糊内
- 混作一谈 见“混为一谈”。
- 混冒 蒙混, 冒充。 ▶ 《明史‧外国传六‧浡泥》: “章下都察院, 请悉遵旧制、毋许混冒。”
- 混作 hùnzuò[mixed cropping] 两种作物(如玉米和大豆)混合种植在同一块地里
- 混冥 亦作“混溟”。 1. 无分无迹, 无始无终。 ▶ 《庄子‧天地》: “致命尽情, 天地乐而万事销亡, 万物复情, 此之谓混冥。” ▶ 郭象 注: “情复而混冥无迹也。” ▶ 晋 葛洪 《抱朴子‧诘鲍》: “子若以混冥为美乎, 则乾坤不宜分矣。” 2. 谓原始蒙昧的状态。 ▶ 《淮南子‧俶真训》: “古之人有处混冥之中, 神气不荡于外, 万物恬漠以愉静。” ▶ 《文子‧下德》: “礼义廉耻不设, 万民莫相侵暴虐, 犹在于混冥之中。”按, 宋 杜道坚 《<文子>缵义》引作“混溟”。 3. 广大幽深之境。 ▶ 《淮南子‧俶真训》: “有未始有有无者, 包裹天地, 陶冶万物, 大通混冥。” ▶ 《淮南子‧要略》: “今学者无圣人之才, 而不为详说, 则终身颠顿乎混溟之中, 而不知觉寤乎昭明之术矣。” ▶ 唐 柳宗元 《南岳弥陀和尚碑铭》: “虚无混冥道乃融, 圣神无迹示教功。” 4. 指人心中。 ▶ 《淮南子‧缪称训》: “在混冥之中, 不可谕于人。” ▶ 高诱 注: “混冥, 人心中也。”
- 混亵 混亵拼音:hùn xiè 注音:ㄏㄨㄣˋ ㄒㄧㄝ ˋ 词语解释犹亵渎;污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