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梨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即海棠果。 参见“ 海棠果 ”。
- 梨 lí ㄌㄧˊ1)落叶乔木或灌木,果实是普通水果,品种很多:~膏。广~。...
- 棠梨 1. 俗称野梨。 落叶乔木, 叶长圆形或菱形, 花白色, 果实小, 略呈球形, 有褐色斑点。 可用做嫁接各种梨树的砧木。 ▶ 三国 吴 陆玑 《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蔽芾甘棠》: “甘棠, 今棠梨, 一名杜梨。” ▶ 唐 元稹 《村花晚》诗: “三春已暮桃李伤, 棠梨花白蔓菁黄。” ▶ 清 龚自珍 《说昌平州》: “其木多文杏、苹婆、柿、棠梨。”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果二‧棠梨》。 2. 汉 宫名。 ▶ 汉 司马相如 《上林赋》: “下 棠梨 , 息 宜春 。” ▶ 《汉书‧扬雄传上》: “回车而归, 度 三峦 兮偈 棠梨 。”
- 棠梨宫 1. 汉 宫名。 ▶ 《三辅黄图‧甘泉宫》: “ 棠梨宫 在 甘泉苑 垣外 云阳 三十里。” 2. 泛指帝宫。 ▶ 唐 李嘉佑 《送马将军奏事毕归滑州使幕》诗: “ 棠梨宫 里瞻龙衮, 细柳营 前著豹裘。”
- 棠梨馆 即 棠梨宫 。 ▶ 《文选‧扬雄<甘泉赋>》“度 三峦 兮偈 棠梨 ” 唐 李周翰 注: “度 三峦山 , 息 棠梨馆 。”
- 海棠果 又名“海红”。 又名“秋子”。 又名“柰子”。 落叶小乔木。 叶卵圆至椭圆形, 果圆形或卵圆形。 树性强健、适应性强, 耐涝、耐盐, 抗寒力强。 果实除生食外, 大多供加工用。
- 秋海棠 qiūhǎitáng(1)[begonia]∶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茎球形,叶子斜卵形,叶背和叶柄带紫红色,花淡红色。供观赏(2)[flower of begonia]∶这种植物的花
- 垂丝海棠 海棠的一种。 ▶ 《广群芳谱‧花谱十四‧海棠一》: “垂丝海棠, 树生柔枝长蒂, 花色浅红, 盖山樱桃接之而成, 故花梗细长似樱桃。 其瓣丛密, 而色娇媚, 重英向下, 有若小莲。”
- 木瓜海棠 海棠之一种, 结实如木瓜, 可食。 ▶ 《广群芳谱‧花谱十四‧海棠一》: “木瓜海棠, 生子如木瓜, 可食。”
- 朱砂海棠 海棠花的一种。 ▶ 宋 陆游 《花时遍游诸家园》诗之七: “重萼丹砂品最高, 可怜寂寞弃蓬蒿。”自注: “ 小东门 外, 有千叶朱砂海棠一株, 奇丽绝代。”
- 蜀都海棠 指原产 蜀 都的海棠。 ▶ 《清平山堂话本‧西湖三塔记》: “每遇春间, 有艳草奇葩, 朱英紫萼, 嫩绿娇黄, 有…… 东都 芍药、 蜀 都海棠。”
- 西府海棠 海棠名种之一。 ▶ 《红楼梦》第十七回: “那一边是一树西府海棠, 其势若伞, 丝垂金缕, 葩吐丹砂。” ▶ 清 赵翼 《青山庄歌》: “西府海棠移扣砌, 上林 卢橘植雕阑。”
- 贴梗海棠 植物名。 海棠的一种。 ▶ 明 王象晋 《群芳谱‧海棠》: “海棠有四种, 皆木本。 贴梗海棠丛生, 花如胭脂。” ▶ 明 王象晋 《群芳谱‧海棠》: “贴梗海棠花五出, 初极红, 如胭脂点点然;及开则渐成缬晕;至落则若宿妆淡粉矣。 叶间或三或五, 蕊如金粟, 须如紫丝, 实如梨, 大如樱桃, 至秋熟, 可食, 其味甘而微酸。”
- 海椒 hǎijiāo〈方〉辣椒。
- 海椶 海椶拼音:hǎi zōng 注音:ㄏㄞˇ ㄗㄨㄙ 词语解释亦作“ 海棕 ”。树名。椰木的一种。 唐 杜甫 《海棕行》:“ 左緜 公馆 清江 濆,海椶一株高入云。” 宋 宋祁 《益部方物略记》:“海椶,大抵椶类,然不皮而干叶丛於杪,至秋乃实,似楝子。” 宋 苏辙 《过侄寄椰冠一首》诗:“垂空旋取海棕子,束髮装成老法师。”自注:“ 蜀 中海棕即 岭 南椰木,但不结子耳。”参见“ 海枣 ”。
- 海楫 海船。 楫, 船桨。 ▶ 宋 陈岩肖 《庚溪诗话》卷下: “彼蛮樯与海楫, 得乘时伺便而至耳。”
- 海棕 1. 唐 杜甫 《海棕行》: “ 左绵 公馆 清江 濆, 海棕一株高入云。” ▶ 宋 宋祁 《益部方物略记》: “海棕, 大抵棕类, 然不皮而干叶丛于杪, 至秋乃实, 似楝子。” ▶ 宋 苏辙 《过侄寄椰冠一首》诗: “垂空旋取海棕子, 束发装成老法师。”自注: “ 蜀 中海棕即 岭 南椰木, 但不结子耳。”参见“ 海枣 ”。 2. 树名。 椰木的一种。 ▶ 唐 杜甫 《海棕行》: “ 左绵 公馆 清江 濆, 海棕一株高入云。” ▶ 宋 宋祁 《益部方物略记》: “海棕, 大抵棕类, 然不皮而干叶丛于杪, 至秋乃实, 似楝子。” ▶ 宋 苏辙 《过侄寄椰冠一首》诗: “垂空旋取海棕子, 束发装成老法师。”自注: “ 蜀 中海棕即 岭 南椰木, 但不结子耳。”参见“ 海枣 ”。
- 海榴 即石榴。 又名海石榴。 因来自海外, 故名。 古代诗文中多指石榴花。 ▶ 隋 江总 《山庭春日》诗: “岸绿开河柳, 池红照海榴。” ▶ 唐 李白 《咏邻女东窗海石榴》诗: “ 鲁 女东窗下, 海榴世所稀。” ▶ 王琦 注引《太平广记》: “ 新罗 多海红并海石榴。” ▶ 元 张可久 《一支花‧夏景》套曲: “海榴浓喷火, 萱草淡堆金。” ▶ 明 唐寅 《川拨棹》词: “碧碧草沿阶, 海榴半吐绽。”
- 海桑陵谷 沧海变桑田,山陵变深谷,比喻世事变迁极大。
- 海榷 指海盐。 ▶ 元 杨维桢 《盐商行》: “亭丁焦头烧海榷, 盐商洗手筹运握。”
- 海查 用竹木编制的渡海的筏。 ▶ 唐 李怀远 《凝碧池侍宴看竞渡应制》诗: “忽闻天上乐, 疑逐海查流。” ▶ 唐 包佶 《抱疾谢李吏部赠诃黎勒叶》诗: “一叶生西徼, 赍来上海查。” ▶ 唐 韩偓 《夏五月自长沙抵醴陵》诗: “此行若遇支矶石, 又被 君平 验海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