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身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谓使有益于自己。
▶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谐隐》: “大者兴治济身, 其次弼违晓惑。”
▶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杂艺》: “弧矢之利, 以威天下, 先王所以观德择贤, 亦济身之急务也。”
- 济 (濟)jì ㄐㄧˋ1)渡,过河:同舟共~。2)对困苦的人加以帮助:~世...
- 身 shēn ㄕㄣˉ1)人、动物的躯体,物体的主要部分:~躯。人~。~材。...
- 济运 渡水运输。 ▶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朱清张瑄》: “ 朱清 、 张瑄 以隶卒之贱, 受 世祖 知遇, 以海艘济运, 及夫末际, 岁运至四百万之多。”
- 济跄 仪容敬慎貌。 济, 通“ 齐 ”。 语出《诗‧小雅‧楚茨》: “济济跄跄, 洁尔牛羊。” ▶ 清 王韬 《淞滨琐话‧田荔裳》: “宾客济跄, 冠裳毕集。 向时纳女, 远不能及。”
- 济险 1. 犹言攀越险阻。 ▶ 唐 裴鉶 《传奇‧韦自东》: “遂仗剑从道士而去。 济险蹑峻, 当 太白 之高峰, 将半, 有一石洞, 可百馀步, 即道士烧丹之室。” 2. 犹救险, 救危。 ▶ 《“五四”爱国运动资料‧陈光远请力争青岛电》: “诸公老成谋国, 必有嘉猷至计, 济险扶危, 引领下风, 伫领明教。”
- 济赖 谓帮助使得益。 ▶ 《三国志‧吴志‧步骘传》: “ 骘 前后荐达屈滞, 解救患难, 书数十上, 权 虽不能悉纳, 然时采其言, 多蒙济赖。”
- 济难 解救危难。 ▶ 《后汉书‧左雄传》: “ 大汉 受命, 虽未复古, 然克慎庶官, 蠲苛救敝, 悦以济难, 抚而循之。” ▶ 三国 魏 曹植 《求自试表》: “固夫忧国忘家, 捐躯济难, 忠臣之志也。” ▶ 北魏 崔鸿 《十六国春秋‧前燕‧慕容隽》: “此马见异先朝, 孤尝仗之济难, 今不欲出者, 盖先君之旨也。”
- 济赈 赈济, 以财物救济灾民。 ▶ 清 薛福成 《赠太常寺卿丁公墓表》: “会 直隶 、 山西 、 河南 大旱, 公广劝商民, 分财济赈, 嘘枯濯痍, 邻疆蒙泽。”
- 济颠 1. 登峰造极。 ▶ 唐 戴叔伦 《寄禅师寺华上人次韵》之三: “德士名难避, 风流学济颠。 礼罗加璧至, 荐鹗与云连。” 2. 宋 释 道济 的绰号。 即 济公和尚 。 ▶ 天台 人, 俗姓 李 , 剃度于 杭州 灵隐寺 。 为便度世, 佯狂云游, 故人称 济颠 。 关于他的传说很多。 ▶ 清 郭小亭 著有小说《评演济公传》。
- 济贫院 旧时收容救济穷人的慈善机构。 ▶ 曹禺 《日出》第二幕: “你看他办学校, 开工厂, 办济贫院, 这还不是好人做的事!”
- 济馋都护 对可以解馋的美食的谑称。 ▶ 清 王韬 《瓮牖馀谈‧禁食蛙》: “食蛙令子多病。 ▶ 粤 居灾方, 要宜少食, 况煮者多以煎煠, 加入辛辣, 如抱薪救火, 安能求益?讲养生者勿视作济馋都护也。”
- 济贫法 济贫法 基本解释:济贫法(济jì) : 英国17-19世纪制订的救济失业贫民的法律。圈地运动兴起后,于1555年开征济贫税。1601年正式颁布济贫法,规定给残废者发失业救济金。1795年济贫条例规定了维持最低生活的工资标准,以及低于此标准的补贴。1834年新济贫法规定健康男性失业者不予救济,必须进贫民习艺所从事苦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