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脱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救助、济度而使摆脱。
▶ 汉 焦赣 《易林‧蹇之师》: “褰衣涉 河 , 水深渍罢, 赖幸舟子, 济脱无他。”
▶ 《太平广记》卷二九五引 南朝 宋 刘义庆 《幽明录‧宫亭庙》: “我罪深, 能见济脱不?”
- 济 (濟)jì ㄐㄧˋ1)渡,过河:同舟共~。2)对困苦的人加以帮助:~世...
- 脱 tuō ㄊㄨㄛˉ1)离开,落掉:~产。~发(fà)。~节。~离。~落。...
- 济胜资 见“ 济胜具 ”。
- 济苦怜贫 jì kǔ lián pín 【解释】救济爱惜穷苦的人。【出处】元·侯善渊《沁园春》词:“善惠谦柔,济苦怜贫,随方就圆。”【拼音码】jklp
- 济胜具 指能攀越胜境、登山临水的好身体。 语出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栖逸》: “ 许掾 好游山水, 而体便登陟, 时人云, 许 非徒有胜情, 实有济胜之具。” ▶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五: “ 钓台 、 西台 , 两峰并峙, 高出层霄, 余无济胜具, 不克登其巅。”亦作“ 济胜资 ”。 ▶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玉壶遐览>引》: “余鄙且怠, 未必夙规于大道, 益之病靡济胜资, 朝夕一壶如守五石瓠, 其于六合之外, 犹之坐井而闚。”
- 济贫 jìpín救济贫苦的人:赈灾~。
- 济胜之具 即济胜具。 ▶ 《南史‧刘歊传》: “性重兴乐, 尤爱山水, 登危履险, 必尽幽遐, 人莫能及, 皆叹其有济胜之具。” ▶ 《儒林外史》第三十回: “小弟无济胜之具, 就登山临水, 也是勉强。”参见“ 济胜具 ”。
- 济贫拔苦 济贫拔苦拼音:jì pín bá kǔ 注音:ㄐㄧˋ ㄆㄧㄣˊ ㄅㄚˊ ㄎㄨˇ 成语解释济贫拔苦【拼音】:jì pín bá kǔ【解释】:指救援贫苦人家。【出处】:《敦煌变文集·维摩诘讲经文》:“常行慈悲,济贫拔苦,归将有余数不足者,将安乐施厄者。”【示例】:举善荐君子事,~圣贤心。 ◎明·无名氏《破风诗》第四折
- 济胜 1. 犹取胜。 ▶ 唐 司空图 《题<柳柳州集>后》: “亦犹力巨而斗者, 所持之器各异, 而皆能济胜, 以为勍敌也。” 2. 攀登胜境。 ▶ 清 赵翼 《偕孙渊如汪春田两观察游牛首山》诗: “衰老自怜难济胜, 层椒临眺亦忘还。” ▶ 清 王韬 《登杜拉山》诗: “济胜惭无腰脚健, 探幽陡觉心胸开。”参见“ 济胜具 ”。
- 济贫法 济贫法 基本解释:济贫法(济jì) : 英国17-19世纪制订的救济失业贫民的法律。圈地运动兴起后,于1555年开征济贫税。1601年正式颁布济贫法,规定给残废者发失业救济金。1795年济贫条例规定了维持最低生活的工资标准,以及低于此标准的补贴。1834年新济贫法规定健康男性失业者不予救济,必须进贫民习艺所从事苦役。
- 济育 救济抚育。 ▶ 《三国志‧魏志‧夏侯玄传》: “古之建官, 所以济育群生, 统理民物也, 故为之君长以司牧之。” ▶ 晋 潘尼 《火赋》: “济育群生, 则天地之惠也。” ▶ 《晋书‧元帝纪》: “朕以寡德, 纂承洪绪, 上不能调和阴阳, 下不能济育群生, 灾异屡兴, 咎徵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