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瘼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mínmò
〈书〉人民的疾苦。
- 民 mín ㄇㄧㄣˊ1)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人~。~主。~国。...
- 瘼 mò ㄇㄛˋ1)病,疾苦:民~(人民的痛苦)。民瘼 关心民瘼
- 关心民瘼 guān xīn mín mò 【解释】瘼:疾,疾苦。关心群众的疾苦。【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四回:“非得关心民瘼之员,竭力抚循,不足以资补救。”【示例】身为政府官员,~当为本职。【拼音码】gxmm
- 民监 谓以民情为鉴戒。 ▶ 《书‧酒诰》: “人无于水监, 当于民监。”按, 《国语‧吴语》“亦鉴于人, 无鉴于水” 三国 吴 韦昭 注引《书》作“民鉴”。
- 民瘝 犹民瘼。 ▶ 清 曹寅 《赴淮舟行杂诗》之一: “沙草微喧雁, 菰芦暗构灯。 民瘝谋野得, 生业愧渔能。”
- 民碞 谓民心不齐。 ▶ 《书‧召诰》: “王不敢后, 用顾畏于民碞。” ▶ 孔颖达 疏: “碞, 即岩也, 参差不齐之意, 故为僭也。”一说谓民情险恶。 ▶ 陈浩 集说: “碞, 险也。”
- 民痡 人民的疾苦。 ▶ 古直 《惜哉行》: “壮士心肝世所无, 誓判一死救民痡。”
- 民礼 庶人之礼。 ▶ 《史记‧吕太后本纪》: “ 赵王 幽死, 以民礼葬之 长安 民冢次。”
- 民病 民众的苦难。 ▶ 《周礼‧地官‧司救》: “凡岁时有天患民病, 则以节巡国中及郊野, 而以王命施惠。” ▶ 宋 张孝祥 《与胡帅书》: “ 孝肃公 一代伟人, 名盖夷虏, 其忠言嘉谟, 既已行之当时, 补衮职而起民病, 遗稿所传, 又当使凡为士大夫者家有而日见之。” ▶ 明 宋濂 《赠吴府伴读陈生孟旸序》: “且察夫民病, 请免夏赋之丝, 频役之军, 与夫挽运刍茭之艰。”
- 民疾 1. 民众的疾苦。 ▶ 《汉书‧沟洫志》: “可以上继 禹 功, 下除民疾。” 2. 民间疫病。 ▶ 《新唐书‧百官志三》: “医师、医正、医工疗病, 书其全之多少为考课, 岁给药以防民疾。”
- 民疲师老 民疲师老 基本解释:民:民众;疲:疲乏;师:军队;老:衰竭。部队士气衰落,百姓疲惫不堪。形容连年征战造成士兵、人民极其疲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