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权主义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mínquán zhǔyì
三民主义的一个组成部分。参看〖三民主义〗。
- 主义 zhǔyì①对客观世界、社会生活以及学术问题等所持有的系统的理论和主张...
- 公民权 gōngmínquán公民根据宪法规定所享受的权利。
- 三不主义 指不打棍子、不扣帽子、不揪辫子。 ▶ 《人民日报》1984.9.6: “党中央多次强调今后再不搞运动, 三令五申实行‘三不主义’。”
- 主观主义 zhǔguānzhǔyì一种唯心主义的思想作风,特点是不从客观实际出发,而从主观愿望和臆想出发来认识和对待事物,以致主观和客观分离,理论和实践脱节。主观主义有时表现为教条主义,有时表现为经验主义。
- 享乐主义 xiǎnglèzhǔyì[hedonism;pleasure-seeking;self-indulgence] 以快乐说为准则的生活方式
- 写实主义 xiěshí zhǔyì现实主义的旧称。
- 出生地主义 以出生地为准决定国籍, 称为出生地主义。
- 民村 农家居住的村庄。 ▶ 《周书‧宇文亮传》: “ 亮 自 安陆 道攻拔 黄城 , 辄破 江 侧民村, 掠其生口, 以赐士卒。” ▶ 唐 韩愈 《宿曾江口示侄孙湘》诗之一: “暮宿投民村, 高处水半扉。 犬鸡俱上屋, 不复走与飞。”
- 民极 民众的准则。 ▶ 《书‧君奭》: “前人敷乃心, 乃悉命汝, 作汝民极。” ▶ 孔 传: “前人 文 武 , 布其乃心, 为法度, 乃悉以命汝矣, 为汝民立中正矣。” ▶ 《周礼‧天官‧冢宰》: “惟王建国, 辨方正位, 体国经野, 设官分职, 以为民极。” ▶ 南朝 宋 颜延之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 “虽渊流遂往, 详略异闻, 然其宅天衷, 立民极, 莫不崇尚其道, 神明其位。” ▶ 宋 苏轼 《坤成节功德疏文》之二: “敢冀神休, 永为民极。”
- 民本 1. 民众是国家的根本。 ▶ 《书‧五子之歌》: “民惟邦本, 本固邦宁。” ▶ 金灿然 《中国历史学的简单回顾与展望》: “过分的估计了英雄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忽视了‘民本’的意义。” 2. 民间的奏本。 ▶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 “ 苏州 民渐被循良, 惜其去任, 值上南巡, 相约具民本保留。”
- 民柄 对臣民的赏罚之权。 ▶ 《左传‧襄公二十三年》: “既有利权, 又执民柄, 将何惧焉?” 杜预 注: “赏罚为民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