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安国泰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mín ān guó tài
【解释】人民安乐,国家太平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大宋自太祖开基,太宗嗣位,历传真、仁、英、神、哲共是七代帝王,都则偃武修文,民安国泰。”
【拼音码】magt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
- 民 mín ㄇㄧㄣˊ1)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人~。~主。~国。...
- 安国 1. 使国家安定。  ...
- 泰 tài ㄊㄞˋ1)平安,安定:~适(幽闲安适)。~安。~然处之。2)佳...
- 国泰民安 guó tài mín ān 【解释】泰:平安,安定。国家太平,人民安乐。【出处】宋·吴自牧《梦梁录·山川神》:“每岁海潮太溢,冲激州城,春秋醮祭,诏命学士院,撰青词以祈国泰民安。”【示例】有一天,沟不臭,水又清,~享太平。(老舍《龙须沟》第一幕)【拼音码】gtma【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国家太平,人民安乐【英文】make the state prosperous and people peaceful
- 槐安国 唐 李公佐 《南柯太守传》中的虚构之国。 ▶ 元 鲜于枢 《困学斋杂录》引 田时秀 《感兴》诗: “百年身世 槐安国 , 千古人情 羹颉侯 。” ▶ 清 陈维崧 《南乡子‧夏日午睡》词: “蝶梦翅冥冥, 行向 槐安国 内经, 正拜 南柯 真太守, 还醒, 一片松涛沸枕楞。”亦省作“ 槐国 ”。 ▶ 元 曹伯启 《梦酒诗会》诗: “乌蚁混游 槐国 市, 绿醅初泼 汉江 涛。”参见“ 槐安梦 ”。
- 佛罗安国 古国名。 故地或以为在今 马来半岛 西岸。 地当东西方水陆交通要冲, 贸易繁盛。 亦译作 佛来安 。 ▶ 宋 周去非 《岭外代答‧三佛齐国》: “ 三佛齐国 , 在 南海 之中, 诸蕃水道之要冲也……其属有 佛罗安国 , 国主自 三佛齐 选差。 地亦产香, 气味腥烈, 较之下岸诸国, 此为差胜。”
- 国富民安 guó fù mín ān 【解释】国家富强,人民安定。【出处】《汉书·刑法志》:“至齐桓公任用管仲而国富民安。”【拼音码】gfma
- 民安物阜 社会安定,物资丰富。形容太平盛世的景象。
- 物阜民安 见“物阜民康”。
- 民宅 mínzhái民居;民房。
- 民宗 民之宗师。 ▶ 南朝 梁 任昉 《齐竟陵文宣王行状》: “体睿履正, 神监渊邈, 道冠民宗, 具瞻惟允。” ▶ 《陈书‧周弘正传》: “辞林义府, 国老民宗, 道映庠门, 望高礼阁。”
- 民官 主持民政的官吏。 与军官对称。 ▶ 《元典章‧吏部二‧承荫》: “今后莫若将阵亡民官与军官一体承袭。”
- 民女 mínnǚ百姓家的女子。
- 民室 民家;民家房屋。 ▶ 《吕氏春秋‧音初》: “ 孔甲 迷惑, 入于民室, 主人方乳。” ▶ 《汉书‧五行志下之上》: “ 淮南王 都 寿春 , 大风毁民室。”
- 民夷 犹民众。 古代用于少数民族。 ▶ 《后汉书‧刘虞传》: “ 虞 初举孝廉, 稍迁 幽州 刺史, 民夷感其德化, 自 鲜卑 、 乌桓 、 夫馀 、 秽貊 之辈, 皆随时朝贡, 无敢扰边者, 百姓歌悦之。” ▶ 《隋书‧豆卢绩传》: “民为之谣曰: ‘我有 丹阳 , 山出玉浆。 济我民夷, 神乌来翔。 ’” ▶ 《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二年》: “臣家在 凉州 , 奕世豪望, 为民夷所附。”
- 民宰 地方官吏。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决水》: “次于 决水 , 访其民宰, 与古名全违。”
- 民夫 mínfū旧时称为官府、军队服劳役的人。也作民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