氉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sào ㄙㄠˋ
1)毛。
2)〔毷~〕见“毷”。
- 氉皮 方言。 犹言损伤面子。 ▶ 李劼人 《大波》第一部第八章: “这简直是存心氉皮的举动。”
- 氈上拖毛 氈为毛制,在氈上拖毛,则涩滞难行。用以形容脚步畏缩不前。
- 氊 zhān ㄓㄢˉ1)见“毡”。
- 氈 zhān ㄓㄢˉ1)同“毡”。氈上拖毛 坐卧针氈 啮雪吞氈
- 氋 méng ㄇㄥˊ1)〔氃~〕见“氃”。
- 氇 (氌)lǔ ㄌㄨˇ1)〔氆~〕见“氆”。
- 氋氃 毛松散貌。 ▶ 清 钱谦益 《十五夜不见月》诗: “栖鹤(鹤)氋氃思北岭, 啼螿亲切近南楼。” ▶ 清 赵翼 《接西庄书知目疾已霍然》诗: “蝇头积细碎, 牛毛散氋氃。”
- 氆氇 藏语音译, 为我国西北少数民族手工生产的一种羊毛织品。 可以做床毯、衣服等。 ▶ 明 汤显祖 《紫钗记‧河西款檄》: “俺帽结朝霞, 袍穿氆氇。” ▶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褐毡》: “其氍毹、氆氇等名称, 皆华夷各方语所命。” ▶ 《红楼梦》第一○五回: “氆氇三十卷。” ▶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五: “其下剌麻数百, 皆偏袒右肩, 红氆氇为衣。”
- 氌 lǔ ㄌㄨˇ1)见“氇”。
- 氆 pǔ ㄆㄨˇ1)〔~氇〕中国藏族地区出产的一种羊毛织品(“氇”读轻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