氀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lǘ ㄌㄩˊ
1)〔~毼(hé)〕一种毛织物,如“妇人能刺韦作文绣,织~~。”
- 氀毼 亦作“氀褐”。 古代一种较粗的毛织物品。 ▶ 《后汉书‧乌桓传》: “妇人能刺韦作文绣, 织氀毼。” ▶ 李贤 注引《广雅》: “氀毼, 罽也。” ▶ 《百喻经‧贼偷锦绣用裹氀褐喻》: “昔有贼人入富家室, 偷得锦绣, 即持用裹故弊氀褐种种财物, 为智人所笑。” II亦作“氀褐”。 明 代用以称资性愚陋者。 ▶ 明 李翊 《俗呼小录》: “今人谓性劣者为氀毼。 氀, 音兜。 毼, 音达。” ▶ 明 汤显祖 《紫箫记‧巧探》: “只有氀毼的男女们不晓得伤春, 难道伶俐人不伤春哩!”
- 毿 sān ㄙㄢˉ1)见“毵”。
- 氀褐 见“ 氀毼 ”。
- 毾 tà ㄊㄚˋ1)〔~??(dēng)〕有花纹的细毛毯,如“又有细布、好~~。”
- 氁 mú ㄇㄨˊ1)一种毛织物:“穿了~衫便著鞭。”
- 毽子 jiàn zi游戏用具,用布等把铜钱或金属片包扎好,然后装上鸡毛。游戏时,用脚连续向上踢,不让落地。
- 氁毼 一种毛织物。
- 毽儿 见“ 毽子 ”。
- 氁衫 即毛衫。 也称蒙衫。 ▶ 明 叶子奇 《草木子‧谈薮》: “穿了氁衫便着鞭, 一钩残月柳梢边。”参见“ 毛衫 ”。
- 毽 jiàn ㄐㄧㄢˋ1)一种用脚踢的玩具,用皮或布裹铜钱,钱孔中扎有鸡毛:~子。踢~儿。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