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板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tánbǎn
拍板,多用檀木制成。
- 檀 tán ㄊㄢˊ1)落叶乔木,木质坚硬,用于制家具、乐器(亦称“青檀”)...
- 板 1)(⑥闆)bǎn ㄅㄢˇ2)成片的较硬的物体:案~。~子。木~。~上...
- 檀林 佛教语。 旃檀之林。 佛寺的尊称。 ▶ 南朝 齐 王融 《法乐辞九‧右歌双树》: “春山玉所府, 檀林芳所栖。” ▶ 北周 庾信 《秦州天水郡麦积崖佛龛铭》: “芝洞秋房, 檀林春乳, 水谷银沙, 山楼石柱。” ▶ 唐 李绅 《杭州天竺灵隐二寺》诗之二: “近日尤闻重雕饰, 世人遥礼二檀林。”
- 檀来 歌名。 ▶ 周世宗 讨 南唐 , 军中所作之歌。 ▶ 《新五代史‧南唐世家‧李景》: “ 周 师步骑数万, 水陆 齐 进, 军士作《檀来》之歌, 声闻数十里。” ▶ 《五国故事》卷上: “ 周 师未南征而 淮南 市井小儿普唱曰, ‘檀来也’, 众颇怪之。 及 扬州 建春门 , 有鼍出于水次, 众以为应矣。 未几王师入, 先锋骑兵皆唱蕃歌, 其首句曰‘檀来也’。”
- 檀柘 檀树与柘树。 二木质地坚韧, 皆为良材, 可做弓干。 ▶ 《管子‧山国轨》: “有竹箭檀柘之壤。” ▶ 汉 桓宽 《盐铁论‧殊路》: “今 仲由 、 冉求 , 无檀柘之材, 隋 和 之璞。”
- 檀杏 指浅红色的杏花。 ▶ 唐 郑嵎 《津阳门诗》: “饮鹿泉边春露晞, 粉梅檀杏飘朱墀。”
- 檀栾 1. 秀美貌。 诗文中多用以形容竹。 ▶ 汉 枚乘 《梁王菟园赋》: “修竹檀栾, 夹池水, 旋菟园, 并驰道。” ▶ 唐 王睿 《竹》诗: “成韵含风已萧瑟, 媚涟凝渌更檀栾。” 2. 借指竹。 ▶ 宋 梅尧臣 《和刁太傅新墅十题‧移竹》: “远爱檀栾碧迳开, 荷锄乘雨破秋苔。”
- 檀木靴 刑具。 夹棍。 ▶ 《儒林外史》第四五回: “我们衙门里拿到了强盗、贼, 穿着檀木靴还不肯招哩!”
- 檀桐 檀木与桐木。 泛指良材。 ▶ 南朝 宋 袁淑 《真隐传》: “子不见 嵩岱 之松柏, 华 霍 之檀桐乎?上枝干于青云, 下根通于三泉, 千秋万岁, 不受斧斤之患, 此木岂与天地有骨月哉?盖所居然也。”
- 檀晕 形容浅赭色。 与妇女眉旁的晕色相似, 故称。 ▶ 宋 苏轼 《次韵杨公济奉议梅花》之九: “鲛绡剪碎玉簪轻, 檀晕妆成雪月明。”
- 檀桓 1. 中药名。 黄櫱的根。 ▶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二‧檀桓》﹝集解﹞引 陈藏器 曰: “檀桓乃百岁檗之根, 如天门冬, 长三四尺, 别在一旁, 以小根缀之。 一名檀桓芝。 出灵宝方。” 2. 古地名。 ▶ 《文选‧枚乘<七发>》: “回翔 青篾 , 衔枚 檀桓 。” ▶ 李善 注: “ 青篾 、 檀桓 , 盖并地名。”一说回旋之貌。 ▶ 胡绍煐 曰: “此言涛之初发, 如车之回翔, 马之檀桓……檀桓, 犹盘桓, 回旋之貌。”
- 檀施 1. 布施。 ▶ 唐 杨炯 《后周明威将军梁公神道碑》: “月抽官俸, 日减私财, 并入薰修, 咸资檀施。” ▶ 明 叶宪祖 《北邙说法》: “亏煞你遇闲事, 肯把真诚耐, 亏煞你乐檀施, 甘将贫困捱。” ▶ 清 钱谦益 《吾宗篇寿族侄虎文八十》: “宗人之贤者, 毁家檀施, 号肉身菩萨。” 2. 施主。 ▶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邱生》: “城中 王翁 , 敝寺檀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