橺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xiàn ㄒㄧㄢˋ
1)大树。
- 橻 cū ㄘㄨˉ1)韩国地名用字。chu ㄔㄨ1)义未详。
- 橹轮 蒙以皮甲的高大车轮。 ▶ 汉 桓宽 《盐铁论‧散不足》: “郡国繇吏素桑楺, 偶车橹轮。” ▶ 马非百 注: “橹轮, 高大的车轮而蒙之以皮甲。”
- 橼 (櫞)yuán ㄩㄢˊ1)〔枸(jǔ)~〕见“枸1”。香橼
- 橹艩 船上用以承橹的部位。
- 橽 tà ㄊㄚˋ1)泄水具。
- 橹罟子 果名。 波罗蜜的一种。 ▶ 宋 范成大 《桂海虞衡志‧志果》: “橹罟子, 大如半升碗, 谛视之, 数十房攒聚成球, 每房有缝。 冬生青, 至夏红, 破其瓣, 食之微甘。”
- 橾 shū ㄕㄨˉ1)车毂中间穿车轴的孔。qiāo ㄑㄧㄠˉ1)古同“锹”,铁锹。
- 橹楯 大盾。 ▶ 汉 荀悦 《汉纪‧元帝纪下》: “ 汉 兵四面推橹楯, 并入土城。” ▶ 清 曾国藩 《金陵湘军陆师昭忠祠记》: “累箱实土, 以作橹楯。”
- 橿 jiāng ㄐㄧㄤˉ1)古书上说的一种树,木材坚韧,可做车轮:“其木则柽松楔稷,槾柏杻~。”2)锄柄,锄把。
- 橹巢 上古人类的居处。 有柴谓橹, 在树曰巢。 ▶ 《孔子家语‧问礼》: “昔之王者未有宫室, 冬则居营窟, 夏则居橹巢。” ▶ 王肃 注: “掘地而居谓之营窟, 有柴谓橹, 在树曰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