楮墨笔砚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手机版
- 纸墨笔砚。 借指文墨、文字。
▶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音律》: “要知此种文字, 作之可怜, 出之不易。 其楮墨笔砚, 非同己物, 有如假自他人;耳目心思, 效用不能, 到处为人掣肘。”
- 楮墨 chǔmò〈书〉①纸和墨:珍藏~◇堪付~(可交付印刷)。②借指诗文或书...
- 笔砚 亦作“笔研”。 1. 笔和砚。...
- 楮墨 chǔmò〈书〉①纸和墨:珍藏~◇堪付~(可交付印刷)。②借指诗文或书画:寄心~。
- 笔砚 亦作“笔研”。 1. 笔和砚。 泛指文具。 ▶ 《三国志‧魏志‧后妃传》“ 文昭甄皇后 ” 裴松之 注引 晋 王沈 《魏书》: “年九岁, 喜书, 视字辄识, 数用诸兄笔砚。” ▶ 《世说新语‧方正》“ 夏侯玄 ” 刘孝标 注引 晋 孙盛 《魏氏春秋》: “ 正始 中, 护军 曹爽 诛, 徵为太常, 内知不免, 不交人事, 不畜笔研。” ▶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育子》: “至来岁生日, 谓之‘周晬’, 罗列盘盏于地, 盛果木、饮食、官诰、笔研、算秤等, 经卷针线, 应用之物。 观其所先拈者, 以为徵兆。” ▶ 清 昭槤 《啸亭杂录‧王太仓上书事》: “时举朝失色, 无敢与笔砚者。” 2. 指文墨书写之事。 ▶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杂艺》: “犹以书工, 崎岖碑碣之间, 辛苦笔砚之役。” ▶ 唐 李复言 《续玄怪录‧李岳州》: “苦心笔砚二十馀年, 偕计而试者, 亦仅十年, 心破魂断, 以望斯举, 今复无名, 岂不终无成乎?” 宋 刘攽 《遣闷》诗之一: “若能全疗诗书癖, 用底聊均笔砚劳。”
- 墨笔 1. 濡墨于笔。 ▶ 《管子‧霸形》: “于是令百官有司, 削方墨笔, 明日, 皆朝于太庙之门朝。” ▶ 汉 刘向 《新序‧杂事一》: “愿为谔谔之臣, 墨笔操牍, 随君之后, 司君之过而书之。” 2. 毛笔。 ▶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七回: “一面谈着天, 等那墨笔乾了, 他又拿了楂笔, 蹲到画上, 着了颜色。” ▶ 巴金 《记栗学福同志》五: “文件袋里还插着那封由 湖南 寄来的信, 红白两色的旧式信封, 中间一行写着墨笔字。”
- 同笔砚 亦作“同笔研”。 谓在一起学习。 亦指在一起学习的人, 同学。 ▶ 宋 陈亮 《与勾熙载提举书》: “今之君子, 或少同笔砚, 或二十年游从之旧, 一旦贵贱少异, 便如路人。” ▶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事部二》: “ 万历 癸未, 苏工部 浚 入闱, 取 李相公 廷机 为首卷, 二君盖同笔研桑梓, 至相善也。”参见“ 同砚席 ”。
- 朱墨笔 指处理文案用的朱笔与墨笔。 ▶ 清 袁枚 《随园随笔‧朱墨笔》: “今官府判行者用墨笔, 已行者用朱笔。 按 北周 《苏绰传》: 绰 每判事, 朱出墨入, 是即朱墨笔之所由始。”参见“ 朱墨 ”。
- 踢墨笔 古代杂技的一种。 ▶ 宋 灌圃耐得翁 《都城纪胜‧瓦舍众伎》: “杂手艺皆有巧名……弄花鼓捶、踢墨笔、弄球子。”
- 楮实 楮树果实。 可入药。 ▶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三‧楮》: “楮实亦名谷实、楮桃。”
- 楮币 1. 指 宋 、 金 、 元 时发行的“会子”、“宝券”等纸币。 因其多用楮皮纸制成, 故名。 后亦泛指一般的纸币。 ▶ 宋 周必大 《二老堂杂志‧辨楮币二字》: “古有三币, 珠玉为上, 金次之, 钱为下。 自 秦 汉 专以钱为币。 近岁用会子, 盖 四川 交子法, 特官券耳, 不知何人目为楮币。” ▶ 《金史‧食货志三》: “小民浅肤, 谓楮币易坏, 不若钱可久, 于是得钱则珍藏, 而券则亟用之, 惟恐破裂而至于废也。” ▶ 元 刘埙 《隐居通议‧文章八》: “楮币于 宋 谓之会子, 于今谓之宝钞, 虽制用不同, 而以久而轻, 则弊一而已矣。” ▶ 清 魏源 《军储篇三》: “近世银币日穷, 银价日贵, 于是有议变行楮币者。” ▶ 章炳麟 《五无论》: “返观专制之国, 钱币一出于国家, 然民间犹得以碎银贸易, 至于楮币, 则国家尚鲜为之。” 2. 指祭供时焚化的纸钱。 ▶ 《朱子语类》卷一三八: “ 汉中 之民当春月, 首戴白楮币, 上 诸葛 墓。” ▶ 《剪灯新话‧金凤钗记》: “生感 兴娘 之情, 以钗货于市, 得钞二十锭, 尽买香烛楮币, 赍诣 琼花观 , 命道士建醮三昼夜, 以报之。” ▶ 《清史稿‧礼志十一》: “殷奠, 列馔筵二十一, 酒奠十一, 羊九, 楮币九万。”
- 楮国公 纸的别名。 ▶ 唐 冯贽 《云仙杂记‧纸封九锡》: “ 稷 又为纸封九锡, 拜楮国公, 白州 刺史, 统领万字军界道中郎将。”
- 楮帛 旧俗祭祀时焚化的纸钱。 ▶ 《水浒传》第一二○回: “ 济州 奉敕, 于 梁山泊 起造庙宇, 但见……纸炉巧匠砌楼台, 四季焚烧楮帛。” ▶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元旦》: “士民之家, 新衣冠, 肃佩带, 祀神祀祖;焚楮帛毕, 昧爽阖家团拜。” ▶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堂子》: “祭日悬黄幡, 系采绳, 缀五色缯百缕, 楮帛二十有七, 备陈香镫。”
- 楮君 指纸。 ▶ 宋 岳珂 《桯史‧周梦与释语》: “士掷其报章于门而去。 阍者白之, 曰: ‘正自乏楮君, 就席以为室间书庋。 ’”
- 楮幅 书写文章所用的纸张。 ▶ 清 周亮工 《跋顾少宰朱卷》: “以至一品题也, 昔则标举要会, 多止数言, 而今则骈章丽句, 环诵满楮幅矣。”
- 楮叶 《韩非子‧喻老》: “ 宋 人有为其君以象为楮叶者, 三年而成。 丰杀茎柯, 毫芒繁泽, 乱之楮叶之中而不可别也。”后用为模仿乱真的典故。 ▶ 宋 米芾 《砚史‧用品》: “楮叶虽工, 而无补于 宋 人之用。” ▶ 明 冯梦龙 《智囊补‧明智‧经务序》: “宁为铅刀, 毋为楮叶。”
- 楮弁 即楮冠。 ▶ 宋 陆游 《行年》诗: “楮弁新裁就, 翛然学道装。”自注: “新作两楮冠。”参见“ 楮冠 ”。
- 楮券 宋 、 金 、 元 时发行的纸币。 ▶ 宋 周密 《武林旧事‧元夕》: “吏魁以大囊贮楮券, 凡遇小经纪人, 必犒数千, 谓之‘买市’。” ▶ 《宋史‧席旦传》: “ 蜀 用铁钱, 以其艰于转移, 故权以楮券。” ▶ 《古今小说‧汪信之一死救全家》: “ 汪革 喝了半醉, 唤 郭泽 的表字道: ‘ 希颜 是我故友, 敢不吐露心腹……今有楮券数百, 聊奉 希颜 表意。 ’”参见“ 楮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