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波波河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Limpopo River]
南非河流。发源于南非威特沃特斯兰德的鳄鱼河。沿着南非的边界流向东北,折向东南,穿过莫桑比克注入印度洋。其中游为南非与博茨瓦纳及津巴布韦之界河。全长1,800千米,但只有从印度洋海岸上溯208千米的河段可以通航。第一个到达林波波河的欧洲人是伽马,1498年他把河口部分命名为圣埃斯皮里图河。
- 波波 1. 奔波。 ▶ 唐 岑参 《阌乡送上官秀才归关西别业》诗: “风尘奈汝何, 终日独波波。” ▶ 宋 梅尧臣 《书南事》诗: “ 大梁 国南门, 驿骑方腾趋。 波波一何急, 蛮寇围 番禺 。” ▶ 明 袁宏道 《仲春十八日宿上天竺》诗: “终日忙波波, 忘却自家宝。” 2. 寒颤声。 ▶ 《楞严经》卷八: “二习相陵, 故有吒吒、波波、罗罗。” ▶ 子璇 义疏: “吒、波、罗等, 忍寒声也。” 3. 食品名。 饽饽。 ▶ 元 无名氏 《冯玉兰》第一摺: “你你敢肚饥了, 且住一住儿, 等我买几个波波来吃咱。”
- 急波波 匆忙貌。 ▶ 《金瓶梅词话》第五三回: “ 刘婆 急波波的, 一步高, 一步低走来。”
- 松波波 不结实;不紧密。 ▶ 茅盾 《秋收》七: “然而那南瓜呀, 松波波的, 又没有糖, 怎么能够天王当正经吃?”
- 汲汲波波 忙碌奔波。 ▶ 明 王衡 《真傀儡》: “想我为官时, 汲汲波波, 怎能勾有今日也啊。”
- 波波劫劫 勤勉忙碌貌。 ▶ 唐 吕岩 《沁园春》词: “奈今日茫然, 不知明日, 波波劫劫, 有甚来由?” 清 钱谦益 《薛更生墓志铭》: “人咸目笑君, 八十老翁, 两脚半陷黄土, 不知波波劫劫何为也?”
- 波波汲汲 犹波波劫劫。 ▶ 清 钱谦益 《紫柏尊者别集序》: “寻行数墨, 排次遗文, 如拾字老比丘, 背破笼, 简故纸, 波波汲汲以为能事。”
- 波波渌渌 见“ 波波碌碌 ”。
- 波波碌碌 奔走忙碌貌。
- 碌碌波波 奔波忙碌。 ▶ 元 李文蔚 《燕青博鱼》第四摺: “拜辞了 宋江 哥哥, 不辞惮碌碌波波。 为兄弟忘生舍死, 早救出地网天罗。”
- 颤颤波波 亦作“颤颤簸簸”。 走路摇晃不稳的样子。 ▶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上二: “双辫子姑娘颤颤波波地把水桶放在路边枯黄的草上。” ▶ 周立波 《卜春秀》四: “小脚姑娘颤颤簸簸赶过来, 附在他耳边, 低声叮嘱道。”
- 林泽 1. 林木与水泽。 ▶ 《史记‧货殖列传》: “故其民龉龊, 颇有桑麻之业, 无林泽之饶。” ▶ 汉 王逸 《九思‧逢尤》: “遽傽遑兮驱林泽, 步屏营兮行丘阿。” 2. 指隐居的地方。 ▶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赏誉》: “ 谢太傅 称 王修龄 曰: ‘ 司州 可与林泽游。 ’”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曹松》: “ 松 野性方直, 罕尝俗事, 故拙于进宦, 构身林泽, 寓情虚无, 苦极于诗, 然别有一种风味。”
- 林泉计 谓退隐的打算。 ▶ 宋 王禹偁 《寄题义门胡氏华林书院》诗: “吾生未有林泉计, 空愧妨贤卧直庐。”
- 林浪 树林;深林。 ▶ 唐 陆龟蒙 《樵人十咏‧樵径》: “争推好林浪, 共约归时节。” ▶ 元 王仲文 《救孝子》第三摺: “听说林浪中一个尸骸, 准是我那女孩儿的, 俺是看去咱。”
- 林泉约 谓退隐之约。 ▶ 宋 徐铉《奉和子龙大监与舍弟赠答之什》: “怀恩未遂林泉约, 窃位空惭组绶悬。”
- 林海 línhǎi[immense forest; vast stretch of forest] 一望无际的森林
- 林泉 1. 山林与泉石。 ▶ 《梁书‧处士传‧庾诜》: “经史百家无不该综, 纬候书射, 棋算机巧, 并一时之绝。 而性记夷简, 特爱林泉。” ▶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四: “此个閤儿虽小, 其间趣不让林泉。” ▶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许浑》: “ 浑 乐林泉, 亦慷慨悲歌之士, 登高怀古, 已见壮心。” 2. 指隐居之地。 ▶ 唐 骆宾王 《上兖州张司马启》: “虽则放旷林泉, 颇得闲居之趣。” ▶ 《旧唐书‧隐逸传‧崔觐》: “为儒不乐仕进, 以耕稼为业……夫妇林泉相对, 以啸咏自娱。” ▶ 《儿女英雄传》第二三回: “我自今以后, 纵然终老林泉, 便算荣逾台阁。”
- 林涛 líntāo[(of a forest,stirred by winds) sound like that made by billows] 森林被风吹动发出像波涛一样的声音
- 林沼 林木与池沼。 ▶ 北周 庾信 《邛竹杖赋》: “摘芳林沼, 行乐轩除, 间尊卑之垂帨, 随上下之游纡。” ▶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僧诃补罗国》: “百果具繁, 同荣异色, 林沼交映, 诚可游玩。” ▶ 《新唐书‧杜亚传》: “既泛 九曲池 , 曳绣为颿, 诧曰: ‘要当称是林沼。 ’”
- 林渚 林池。 ▶ 《文选‧陆机<拟庭中有奇树>诗》: “踯躅遵林渚, 惠风入我怀。” ▶ 刘良 注: “言……踯躅思念循于林池之上。”
- 林沚 树林水洲。 指幽深宜于赏玩隐遁之所。 ▶ 南朝 齐 谢朓 《酬德赋》: “彼排虚与跖实, 又相鸣于林沚, 兴伐木于友生, 咏承筐于君子。” ▶ 《梁书‧谢朏传》: “敛迹康衢, 拂衣林沚, 抱 箕 颍 之馀芳, 甘憔悴而无闷。” ▶ 《新唐书‧张说传》: “沮盘游之娱, 间林沚之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