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块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bǎnkuài
大地构造理论指由地质上的活动地带划分的岩石圈的构造单元。全球共分为六大板块,即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大板块又可划分成小板块。
- 板 1)(⑥闆)bǎn ㄅㄢˇ2)成片的较硬的物体:案~。~子。木~。~上...
- 块 (塊)kuài ㄎㄨㄞˋ1)成疙瘩或成团的东西:土~儿。2)量词,用于...
- 板块构造学 [plate tectonics]将地球岩石圈(地壳与上部地幔)分为12大块及几个小块,漂浮并独立在软流圈上移动的学说。这个学说是地质科学的革命,20世纪60年代结合较早期的大陆漂移想法与新的海底扩张概念成为连贯的整体。每个板块是由洋脊处上涌的岩浆所生成的坚硬岩石组成,在洋脊处板块分离。两个板块聚合处形成潜没带,其中一个板块被迫向下进入地幔。地球表面主要的地震和火山是沿着构造板块的边界产生。板块内部移动就像刚体,仅有少量的收缩,少许的地震和较少的火山活动。地球岩石圈主要的构造板块。新的岩石圈在特定的板块边界涌出岩浆生成,称为扩张中心或洋脊,在此处板块分离。在称为潜没带的板块边界,板块聚合,直到其中一块潜没入地球内部。几个大陆牢牢地连在各自的板块上,并随着板块每年移动数英寸。
- 板厘 指定例的捐税。 ▶ 《清续文献通考‧徵榷十九》: “( 光绪 五年)又奏准 河南 清化镇 药材厘金, 向由行户包交, 谓之板厘。” ▶ 《清实录经济资料辑要‧赋税》: “此外有……板厘捐, 活厘捐, 所徵甚钜, 报解寥寥。”
- 板块构造说 板块构造说拼音:bǎn kuài gòu zào shuō 注音:ㄅㄢˇ ㄎㄨㄞˋ ㄍㄡˋ ㄗㄠˋ ㄕㄨㄛ 词语解释 一种关于全球构造的理论。是在大陆漂移说、海底扩张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全球整体的观点研究地球科学。认为岩石圈被地震带分割成若干大小不同的岩石板块,且位于下部塑性软流圈之上,并发生大规模的水平转动;板块的汇聚和离散,引起地震、火山和构造运动等。将全球分为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板块等六大板块。
- 板印 指雕板印刷。 ▶ 宋 沈括 《梦溪笔谈‧技艺》: “板印书籍, 唐 人尚未盛为之。”
- 板卒 筑城的役卒。 ▶ 《魏书‧杨侃传》: “ 魏 始于 马头 置戍, 如闻复欲修 白捺 旧城。 若尔, 便稍相侵逼。 此亦须营 欧阳 , 设交境之备。 今板卒已集, 唯听信还。”
- 板城渚口 古代 黄河 中段的重要渡口。 故址在今 河南 荥阳县 汜水镇 东北。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五》: “ 河 水又东迳 板城 北, 有津, 谓之 板城渚口 。”亦省称“ 板渚 ”。 ▶ 《隋书‧炀帝纪上》: “﹝ 大业 元年﹞发 河 南诸郡男女百馀万, 开 通济渠 , 自 西苑 引 谷 洛 水达于 河 , 自 板渚 引 河 通于 淮 。”
- 板堞 板筑的女墙。 ▶ 《旧唐书‧张守圭传》: “﹝ 守圭 ﹞领馀众修筑州城, 板堞才立, 贼又暴至城下。”
- 板刺 犹名片。 古时书写名字于竹木片上, 作访问通名之用。 ▶ 《南史‧虞荔传》: “王欲见 荔 , 荔 辞曰: ‘未有板刺, 无容拜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