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落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sōngluò
[pitch] 因失去牢固性而丢失
在翻腾的海浪中船桅有松落的危险
- 松 1)(②~④鬆)sōng ㄙㄨㄥˉ2)种子植物的一属,一般为常绿乔木,...
- 落 luò ㄌㄨㄛˋ1)掉下来,往下降:降~。~下。零~(a.叶子脱落,如...
- 松蒿 1. 长在坟地上的松树与蒿草。 借指坟墓。 ▶ 唐 黄滔 《祭崔补阙》: “肴匪丰俎, 酒匪馨壶。 叹松蒿以永往, 托苹藻以聊舒。” 2. 植物名。 也叫糯蒿。 一年生草本, 茎直立, 叶对生, 花单生, 生于山地草坡。 可入药, 能清热利湿。
- 松萝共倚 女萝多附生于松树,故因以比喻夫妻相处和睦融洽。
- 松蓬蓬 蓬松貌。 ▶ 大群 《刘排长和小金枝》: “他们在松蓬蓬还没有踩出来路的雪地上, 蹚着没膝盖深的雪向前行进。” ▶ 十月 《1981年第3期》: “梭梭木泛出新的颜色, 无名的小草松蓬蓬地稀疏地撒在黄沙上。”
- 松萝 亦作“松罗”。 1. 即女萝。 地衣门植物。 体呈丝状, 直立或悬垂, 灰白或灰绿色, 基部多附着在松树或别的树的树皮上, 少数生于石上。 可入药, 有祛寒退热的作用。 ▶ 《诗‧小雅‧頍弁》“茑与女萝, 施于松上” 毛 传: “女萝、兔丝, 松萝也。” ▶ 唐 黄滔 《敷水卢校书》诗: “宅带松萝僻, 日唯猿鸟亲。” ▶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四‧松萝》: “松萝能平肝邪、去寒热, 同瓜蒂诸药则能吐痰。” 2. 借指山林。 ▶ 唐 王维 《别辋川别业》诗: “依迟动车马, 惆怅出松罗。” ▶ 唐 孟郊 《擢第后东归书怀》诗: “松萝虽可居, 青紫终当拾。” ▶ 宋 苏轼 《杜处士传》: “古人有三聘而起松萝者, 迫实用也。” 3. 茶名。 因产于 安徽省 歙县 松萝山 , 故名。 ▶ 明 许次纾 《茶疏‧产茶》: “若 歙 之松罗, 吴 之虎邱, 钱唐 之龙井, 香气穰郁, 并可雁行。”
- 松蕈 松菌。 又称松茸。 菌盖呈伞形, 底部呈管状。 生长在松树林里, 有异香, 供食用及药用。 ▶ 宋 陈仁玉 《菌谱‧松蕈》: “﹝松蕈﹞生松阴……人有病, 溲浊不禁者, 偶掇松下菌, 病良已。 此其效也。” ▶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菜三‧香蕈》: “松蕈: 治溲浊不禁, 食之有效。”
- 松菊缘 谓与松菊的缘分。 指隐逸生活。 ▶ 宋 朱松 《题寄陈国器容膝斋》诗: “曲肱数椽间, 尚友千载前。 规摹琴书室, 料理松菊缘。”
- 松薪 1. 《古诗十九首‧去者日以疏》: “古墓犁为田, 松柏摧为薪。”后遂用“松薪”比喻事物历久必变。 ▶ 唐 杜牧 《题桐叶》诗: “一丸五色成虚语, 石烂松薪更莫疑。” 2. 松柴。 ▶ 元 黄庚 《偶书》诗: “松薪拾去朝炊黍, 渔火分来夜读书。”
- 松菊主人 晋 陶潜 《归去来兮辞》有“三径就荒, 松菊犹存”语, 后因以“松菊主人”喻隐者。 ▶ 《新唐书‧韦表微传》: “吾年五十……将为松菊主人, 不愧 陶渊明 。” ▶ 宋 胡继宗 《书言故事‧花木》: “颂隐者云松菊主人。”
- 松虎 即松毛虫。 ▶ 《金瓶梅词话》第三五回: “﹝ 春梅 ﹞刚转过松墙, 只见书童儿在那里弄松虎儿。”参见“ 松毛虫 ”。
- 松菊 松与菊不畏霜寒, 因以喻坚贞节操或具有坚贞节操的人。 ▶ 晋 陶潜 《归去来兮辞》: “三径就荒, 松菊犹存。” ▶ 唐 刘禹锡 《酬令狐相公赠别》诗: “田园松菊今迷路, 霄汉鸳鸿久绝群。” ▶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一二八: “ 陶潜 酷似 卧龙 豪, 万古 浔阳 松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