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子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sōngzǐ
①(~儿)松树的种子。
②〈方〉松仁:~糖。
- 松 1)(②~④鬆)sōng ㄙㄨㄥˉ2)种子植物的一属,一般为常绿乔木,...
- 子 zǐ ㄗˇ1)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
- 赤松子 1. 亦称“ 赤诵子 ”、“ 赤松子舆 ”。 相传为上古时神仙, 各家所载, 其事互有异同。 ▶ 《史记‧留侯世家》: “愿弃人闲事, 欲从 赤松子 游耳。” ▶ 司马贞 索隐引《列仙传》: “ 神农 时雨师也, 能入火自烧, 昆仑山 上随风雨上下也。” ▶ 《淮南子‧齐俗训》: “今夫 王乔 、 赤诵子 吹呕呼吸, 吐故纳新。” ▶ 高诱 注: “ 赤诵子 , 上谷 人也, 病疠入山, 导引轻举。” ▶ 《汉书‧古今人表》: “ 赤松子 , 帝喾 师。” ▶ 明 何景明 《张良》诗: “一遇 黄石公 , 还从 赤松子 。” 2. 相传为 晋 代得道成仙的 皇初平 。 据 晋 葛洪 《神仙传》载: 丹溪 人 皇初平 十五岁时外出牧羊, 被道士携至 金华山 石室中, 四十馀年不复念家。 其兄 初起 行山寻索, 历年不得。 后经道士指引于山中见之。 问羊何在, 初平 叱白石成羊数万头。 ▶ 初起 乃弃家从 初平 学道, “共服松脂、茯苓, 至五百岁, 能坐在立亡, 行于日中无影, 而有童子之色。 后乃俱还乡里, 亲族死终略尽, 乃复还去。 ▶ 初平 改字为 赤松子 , 初起 改字为 鲁班 ”。 ▶ 宋 张淏 《云谷杂记》卷二引作“ 黄初平 ”, 并云: “今 婺州 金华山 赤松观 乃其飞升之地。” ▶ 宋 罗泌 《路史‧馀论二‧赤松石室》: “ 郦氏 《水经》亦谓 赤松子 游 金华山 , 自烧而化……乃 皇初平 尔, 初平 亦 赤松子 也。”
- 赤松子舆 见“ 赤松子 ”。
- 松实 松子。 ▶ 三国 魏 嵇康 《答<难养生论>》: “ 偓佺 以松实方目, 赤松 以水玉乘烟。” ▶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一: “ 偓佺 者, 槐山 采药父也。 好食松实。” ▶ 《新唐书‧地理志三》: “﹝ 蔚州 ﹞土贡: 熊鞹、豹尾、松实。” ▶ 刘大白 《石下的松实》诗: “一棵松树, 落下许多松实。”
- 松嫩平原 松嫩平原拼音:sōng nèn píng yuán 注音:ㄙㄨㄙ ㄣㄣˋ ㄆㄧㄥˊ ㄧㄨㄢˊ 词语解释 东北平原的北部。受松花江、嫩江侵蚀和冲积而成。沉积层中富含石油,有著名的大庆油田。黑土分布广,土壤肥沃。中国商品粮基地。
- 松宽 1. 宽松;放松。 ▶ 《全元散曲‧风入松‧离情》: “万金良夜霎时欢, 犹恨不松宽。” ▶ 《水浒传》第二三回: “那只大虫急要挣扎, 被 武松 尽气力纳定, 那里肯放半点儿松宽。” ▶ 《儒林外史》第四回: “求我略松宽些, 叫做‘瞒上不瞒下’。” 2. 谓经济宽裕。 ▶ 元 秦简夫 《东堂老》第二摺: “我这般松宽的有, 也是我万苦千辛积攒成。” ▶ 明 朱有炖 《香囊怨》第四摺: “大姐在生时, 不曾得些松宽与小生共守。” ▶ 张仿佗 《搬家》: “收下粮, 还了饥荒, 手头依旧不松宽。” 3. 轻松, 不紧张。 杜鹏程《在和平的日子里》第三章: “ 小刘 哭了一阵, 心里稍微松宽了。” ▶ 王愿坚 《足迹》: “ 曾昭良 的心头立时松宽些了。”
- 松姿柳态 形容仪表威严而又潇洒。 ▶ 唐 黄滔 《<颍川陈先生集>序》: “先生松姿柳态, 山屹陂注, 语默有程, 进退可法。”
- 松寮 犹松窗。 ▶ 《醒世恒言‧卢太学诗酒傲王侯》: “水阁遥通竹坞, 风轩斜透松寮。 回塘曲槛, 层层碧浪漾琉璃。”
- 松契 比喻长青的友情。 ▶ 唐 卢照邻 《五悲‧悲今日》: “兰交永合, 松契长并。”
- 松尔石 见“ 松耳石 ”。
- 松头日脑 詈词。 犹言呆头呆脑。 ▶ 老舍 《四世同堂》十一: “你这个松头日脑的家夥!你要管你自己的前途, 管别人抄家不抄家干吗?”
- 松尾芭蕉 松尾芭蕉 基本解释:松尾芭蕉(1644-1694) : 日本江户时代诗人。少年时曾为武士家中侍从,并学习俳句。1680年为避江户俗气,隐居深川,研读汉诗,并将居所取名芭蕉庵。作品风格独特,后世称之为“蕉风”。主要诗作收入《芭蕉七部集》。
- 松大 松软粗大。 徐珂《清稗类钞‧服饰‧藏女之服饰》: “发辫以坚细为佳, 与内地妇女发辫以松大为贵者稍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