杶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chūn ㄔㄨㄣˉ
1)古同“椿”,香椿。
- 杷 pá ㄆㄚˊ1)〔枇~〕见“枇”。bà碎土、平地的农具 [harrow]。如:杷头(杷除去柄的部分);杷车(攻城用的抛石车)另见pápá〈名〉(形声。从木,巴声。(bà)本义:农具名) 一种有齿和长柄的农具。用以耙梳、聚拢,多用竹、木或铁等制成 [rake]杷,收麦器。――《说文》屈竹作杷,削治鹿卢。――汉·王褒《僮约》枇杷门巷 枇杷 杷罗剔抉
- 杵触 触犯, 冒犯。 ▶ 唐 沈亚之 《上家官书》: “书辞多鄙, 又不尽志, 杵触清严, 罪无可逭。”
- 杷头 1. 杷除去柄的部分。 ▶ 宋 苏轼 《吴中田妇叹》诗: “今年粳稻熟若迟, 庶见霜风来几时, 霜风来时雨如泻, 杷头出菌镰生衣。” 2. 抓扭对方头部。 十八般武艺之一。 ▶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一》: “ 山西 李通 者, 行教京师, 试其技艺, 十八般皆能……十六, 杷头;十七, 绵绳套孛;十八, 白打。”
- 杵药 捣药。 ▶ 宋 陆游 《捣药鸟》诗: “幽禽似欲嘲衰病, 故学禅房杵药声。”又此诗小序: “雾中有此鸟, 鸣声清绝, 正如杵药。” ▶ 邓友梅 《烟壶》: “饼上雕了 嫦娥 月桂, 玉兔杵药。”
- 杷推 用杷推聚。 形容数量极多。 ▶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四: “ 则天 革命, 举人不试皆与官, 起家至御史、评事、拾遗、补阙者, 不可胜数。 ▶ 张鷟 为谣曰: ‘补阙连车载, 拾遗平斗量, 杷推侍御史, 碗脱校书郎。 ’”
- 杷杆船 扒杆船。 一种轻便的小船, 滩行多用之。 ▶ 《林则徐日记‧道光十七年八月五日》: “早晨本欲陆行, 讷抚君 谓可仍由水路, 从之。 雇杷杆船二只, 巳刻行, 出 大西门 。”参阅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三。
- 杵舂 用杵舂捣。 ▶ 明 陈继儒 《珍珠船》卷二: “不见其形, 但闻其声, 如杵舂敲磕, 人谓之 葛仙翁 捣药岛。”
- 杷柄 把持、控制。 ▶ 《元典章‧户部七‧义仓》: “近年以来, 有司灭裂, 加之势要人等, 把柄行市, 积塌收籴, 侵公害私。”
- 杵臼交 《后汉书·吴祐传》:“公沙穆来游太学,无资粮,乃变服客佣,为祐赁舂。祐与语大惊,遂共定交於杵臼之间。”后因以“杵臼交”指不计贫贱的交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