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蛇鬼车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指因疑虑、惊惧导致幻觉中产生的怪物。杯蛇,“杯弓蛇影”之省;鬼车,传说中的九头鸟。
- 杯蛇 见“ 杯弓蛇影 ”。
- 鬼车 1. 见“ 鬼车鸟 ”。 &...
- 蛇鬼 蛇化的鬼魅。 ▶ 元 杨维桢 《古潮图》诗: “劫灰欲死蛇鬼穴, 婆留 朽铁犹争雄。”
- 鬼车 1. 见“ 鬼车鸟 ”。 2. 传说中的夜间发光的怪现象。 ▶ 宋 洪迈 《夷坚三志壬‧夜见光景》: “ 江西 徐相 传: 夜间有光景烨烨, 发见者亦谓之鬼车。 人偶闻之, 须亟以秽物蒙眼。 近注视之, 则见其或丈夫、或妇人形, 而非 淮 浙 所谓九头鸟者。” 3. 蝶之一种。 ▶ 唐 苏鹗 《苏氏演义》卷下: “蛱蝶, 一名野蛾……其大者或黑色, 或青斑, 曰凤子, 一名凤车, 一名鬼车, 生 江 南柑橘园中。” ▶ 清 屈大均《广东新语‧虫语‧大胡蝶》: “胡蝶大如蝙蝠者, 名凤车;其大如扇, 四翅, 好飞荔支上者, 名鬼车, 亦曰鬼蛱蝶。”
- 鬼车鸟 亦称“鬼车”。 传说中的怪鸟。 ▶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羽篇》: “鬼车鸟, 相传此鸟昔有十首, 能收人魂, 一首为犬所噬。 ▶ 秦中 天阴, 有时有声, 声如力车鸣。 或言是水鸡过也。” ▶ 唐 刘恂 《岭表录异》卷中: “鬼车, 春夏之间, 稍遇阴晦, 则飞鸣而过, 岭 外尤多。” ▶ 宋 周密 《齐东野语‧鬼车鸟》: “鬼车, 俗称九头鸟, 陆长源 《辨疑志》又名渠逸鸟。 世传此鸟昔有十头, 为犬噬其一, 至今血滴人家, 能为灾咎, 故闻之者必叱犬灭灯, 以速其过…… 淳熙 间, 李寿翁 守 长沙 日尝募人捕得之。 身圆如箕, 十脰环簇, 其九有头, 其一独无, 而鲜血点滴, 如世所传。” ▶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禽三‧鬼车鸟》: “鬼车状如鸺鶹, 而大者翼广丈许, 昼盲夜了, 见火光辄堕。” ▶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三》: “夜深翁仲语, 月黑鬼车来。”
- 枭蛇鬼怪 比喻丑恶之徒。
- 弓影杯蛇 见“弓影浮杯”。
- 杯蛇幻影 同“杯弓蛇影”。
- 杯螺 即螺杯, 用螺壳雕制的酒杯。 ▶ 晋 葛洪 《抱朴子‧疾谬》: “绝交坏身, 构隙致祸, 以杯螺相掷者有矣。”
- 杯血 亦作“桮血”。 一杯血。 古代用于歃血定盟。 ▶ 《晏子春秋‧杂上三》: “ 晏子 奉桮血, 仰天叹曰: ‘呜呼! 崔子 为无道, 而弑其君, 不与公室而与 崔庆 者, 受此不祥。 ’俛而饮血。” ▶ 《韩诗外传》卷二: “ 崔杼 弑 庄公 , 令士大夫盟。 盟者皆脱剑而入, 言不疾, 指不至血者死, 所杀者十馀人, 次及 晏子 。 ▶ 晏子 奉杯血, 仰天而叹。”
- 杯行 沿座行酒。 ▶ 汉 王粲 《公宴》诗: “合坐同所乐, 但诉杯行迟。” ▶ 唐 岑参 《与鲜于庶子泛汉江》诗: “急管更须吹, 杯行莫遣迟。”
- 杯葛 bēigé〈方〉抵制。[英boycott]
- 杯衔 犹衔杯。 指饮酒。 ▶ 唐 韩愈 《祖席》诗: “杯衔欲别前, 淮阳 知不薄。”
- 杯茗之敬 请人饮宴的谦辞。
- 杯觞 1. 酒杯。 ▶ 《三国志‧吴志‧胡综传》: “性嗜酒, 酒后欢呼极意, 或推引杯觞, 搏击左右。” 2. 指行酒、饮酒。 ▶ 晋 葛洪 《抱朴子‧金丹》: “或飞苍走黄于中原, 或留连杯觞以羹沸。” ▶ 唐 刘禹锡 《戏赠乐天兼见示》诗: “ 白 家唯有杯觞兴, 欲把头盘打少年。”
- 杯茗 一杯茶。 ▶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 “有邻村一媪至殿前, 王改容拱手, 赐以杯茗, 命冥吏速送生善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