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约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tiáoyuē
国家和国家签订的有关政治、军事、经济或文化等方面的权利和义务的文书:军事~│和平友好~│不平等~。
- 条 (條)tiáo ㄊㄧㄠˊ1)植物的细长枝:枝~。柳~儿。荆~。2)泛称...
- 约 (約)yuē ㄩㄝˉ1)绳子。2)拘束,限制:~束。~法。制~。~定俗...
- 不平等条约 bùpíngděngtiáoyuē订约双方(或几方)在权利义务上不平等的条约。特指侵略国强迫别国订立的破坏别国主权、损害别国利益的这类条约。
- 条纲 1. 条规纲纪。 ▶ 《魏书‧释老志》: “诚以国典一废, 追理至难, 法网暂失, 条纲将乱。” ▶ 唐 柳宗元 《弘农公复为大僚谨献诗五十韵》: “右言盈简册, 左辖备条纲。” ▶ 宋 苏辙 《谢除龙图阁学士御史中丞表》: “敝事虽除, 而条纲尚紊。 民贫未可经远, 吏窳难于责功。” 2. 条理纲目。 ▶ 元 李齐贤 《则天陵》诗序: “记事者, 必首年以系事, 所以使条纲不紊也。”
- 条系 逐条联缀。 ▶ 清 季逊之 《<三朝野纪>序》: “此固野纪耳。 吾但条系事件, 随日杂书, 语无粉饰, 文无编次。”
- 条纹 tiáowén(1)[streak;stripe]∶条形的花纹(2)[fringe]∶干涉或衍射产生的亮带或暗带干涉条纹
- 条糖儿 见“ 条儿糖 ”。
- 条绒 tiáoróng灯心绒。
- 条籍 指逐项记录的簿册。 ▶ 明 李东阳 《深泽县重建庙学记》: “是役也, 节冗储羡, 取之于官, 故财集而民不知出纳;明慎具, 有条籍, 故用侈而人不疑。”
- 条绪 1. 条例。 ▶ 《南齐书‧孙稚圭传》: “谨奉圣旨, 谘审司徒臣 子良 , 禀受成规, 创立条绪……始就成立《律文》二十卷、《录叙》一卷。” ▶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礼部一‧董伯念》: “时 宗伯 赀产过厚, 怨满一乡, 伯念 思稍散之, 以结人心……举故券以示小民, 或止半价, 或许回赎, 各有条绪。” 2. 条理头绪。 ▶ 宋 苏舜卿 《广陵郡太君高氏墓志铭》: “初, 侍郎通判 密州 , 夫人归焉, 典训闱中, 事皆有条绪。” ▶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九: “其抚绥之法亦有三, 或清查叛产, 或量给流亡绝产, 或于南山老林垦荒, 暂免升科。 三事条绪繁重, 均赖良有司宣力。”
- 条答 逐条对答。 ▶ 《三国志‧蜀志‧韦禕传》“ 禕 辞顺义笃, 据理以答” 裴松之 注引《禕别传》: “ 禕 辄辞以醉, 退而撰次所问, 事事条答, 无所遗失。” ▶ 《新唐书‧郑肃传》: “博士有疑议往咨, 必据经条答。” ▶ 《明史‧刘基传》: “帝尝手书问天象, 基 条答甚悉而焚其草。”
- 条综 分析综合。 ▶ 唐 柳宗元 《送韩丰群公诗后序》: “常绩文著书, 言礼家之事, 条综古今, 大备制量, 遗名居实, 澹泊如也。”
- 条端 科目, 条文。 ▶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养牛马驴骡》: “驴大都类马, 不复别起条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