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头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cūntóu
[the end of a village] 村子的尽头;村口
- 村 cūn ㄘㄨㄣˉ1)乡下聚居的处所:~子。~塾(旧时农村中的私塾)。~...
- 头 (頭)tóu ㄊㄡˊ1)人身体的最上部分或动物身体的最前的部分:~骨。...
- 村头村脑 犹言土头土脑。 形容粗俗。 ▶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二回: “这两个老妈子, 是总理新代雇来, 预备粗使的, 村头村脑, 不懂规矩。”
- 村夫野老 cūn fū yě lǎo 【解释】旧指生活在农村的农民和老人。【出处】明·焦竑《玉堂丛语·行谊》:“周文襄公忱巡抚江南时,尝支驺从入田野间,与村夫野老相语,问疾苦。”【拼音码】cfyl【用法】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含贬义【英文】village peasant
- 村女 乡村女子。 ▶ 唐 李端 《送路司谏侍从叔赴洪州》诗: “村女解收鱼, 津童能用楫。” ▶ 《水浒传》第九回: “白发田翁亲涤器, 红颜村女笑当垆。” ▶ 鲁迅 《花边文学‧略论梅兰芳及其他(上)》: “看一位不死不活的天女或 林妹妹 , 我想, 大多数人是倒不如看一个漂亮活动的村女的。”
- 村夫子 乡村的学者。 多指村学究。 ▶ 宋 刘攽 《贡父诗话》卷四: “ 杨大年 不喜 杜工部 诗, 谓为村夫子。” ▶ 宋 陆游 《春日杂兴》诗之五: “今朝偶遇村夫子, 借得《齐民》一卷书。” ▶ 明 唐寅 《雨中小集》诗: “能容缓颊村夫子, 戏谑长眉老辨才。” ▶ 清 黄遵宪 《己亥杂诗》之八一: “篱边兀坐村夫子, 极口 娲皇 会补天。”
- 村妆 粗俗的打扮, 借指粗俗的女子。 ▶ 清 李渔 《蜃中楼‧述异》: “都是些东颦硬效西家态, 村妆勉学 昭阳 派。” ▶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三》: “有少年于日暮时, 见城外一牛车向东去, 载二女, 皆妙丽, 不类村妆, 疑为大家内眷。”
- 村夫俗子 cūn fū sú zǐ 【解释】指粗野鄙俗的人。【出处】明·胡文焕《群音类先〈赛四节记·踏雪寻梅〉》:“今朝乐事古应稀,数瓯满饮,休负明时,村夫俗子,枉营营岂知滋味。”【拼音码】cfsz【用法】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贬义【英文】boorish and vulgar man
- 村妇 1. 乡村妇女。 ▶ 唐 白居易 《寄内》诗: “不如村妇知时节, 解为田夫秋擣衣。” ▶ 元 吴西逸 《殿前欢》曲: “山鬼放揶揄笑, 村妇唱糊涂调。” ▶ 鲁迅 《朝花夕拾‧无常》: “一个是漂亮的女人, 只是很有些村妇样, 人家都称她 无常嫂 。” 2. 粗野的妇女。 ▶ 《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 “ 张员外 与妈妈听得, 大怒道: ‘当初只说娶过良善人家女子, 谁想娶这个没规矩、没家法、长舌顽皮村妇!’”
- 村夫 1. 乡下人, 农人。 ▶ 宋 邵博 《闻见后录》卷十五: “ 云龙山 人 张天骥 者, 一无知村夫耳。” ▶ 《三国志平话》卷中: “忽一日, 皇叔请教军…… 张飞 素有欺 孔明 之心, 于阶下大叫: ‘皇叔不可!牧牛村夫岂能为军令!’” 清 昭槤 《啸亭杂录‧稗史》: “因思委巷琐谈, 虽不足与辨, 然使村夫野妇闻之, 足使颠倒黑白。” 2. 粗俗的人。 ▶ 元 周文质 《斗鹌鹑‧咏小卿》套曲: “那其间美女, 搂着村夫, 怎做得贤愚不并居。” ▶ 《水浒传》第九回: “ 柴进 见了道: ‘村夫不知高下, 教头到此, 如何恁地轻意?快将进去。 ’” 清 李渔 《奈何天‧巧怖》: “这等的佳人, 尚且落在村夫之手, 我们两个, 一发是该当的了。” ▶ 《花城》1981年增刊第4期: “村夫陋见, 不值一谈。”
- 村声泼嗓 犹言粗声粗气。 ▶ 元 武汉臣 《生金阁》第二摺: “是谁人村声泼嗓?他壁听在门儿外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