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识一丁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手机版
未识一丁
- 拼音:wèi shí yī dīng
- 注音:ㄨㄟˋ ㄕㄧˊ ㄧ ㄉㄧㄥ
成语解释
未识一丁- 【拼音】:wèi shí yī dīng
- 【解释】:丁:“个”的讹字。不认识一个字,指没有文化的人。亦作“目不识丁”、“不识一丁”。
- 不识一丁 bù shí yī dīng 【解释】形容一个字也不认识。【出处】《旧唐书·张弘靖传》:“天下无事,汝辈挽得两石弓,不如识一丁字。”【示例】而云古无类书,此真一丁不识之无知妄作也矣。(清·平步青《霞外捃屑》卷七)【拼音码】bsyd【用法】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形容文化水平低【英文】not know one's ABC【故事】唐朝幽州节度使张弘靖的部将韦雍和张宗厚经常在一起喝酒,那时天下太平,边关没有战事,这些将士没有事做。他们感慨:“如今天下太平,练武不如练文,你们能拉满两石的弓,还不如识一个字”。由于“个”与“丁”接近演变而成
- 一丁 1. 一个成年男子。 ▶ 《宋书‧孝武帝纪》: “制 荆 、 徐 、 兖 、 豫 、 雍 、 青 、 冀 七州统内, 家有马一匹者, 蠲复一丁。” ▶ 唐 白居易 《新丰折臂翁》诗: “无何 天宝 大徵兵, 户有三丁点一丁。” 2. 《旧唐书‧张弘靖传》: “今天下无事, 汝辈挽得两石力弓, 不如识一丁字。” ▶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辨误三》: “ 窦苹 《唐书音训》云: ‘丁恐当作个。 ’予尝以 窦 说虽当, 而无所据。 偶读 孔毅父 《续世说》, 引 宏靖 曰: ‘汝曹能挽两石弓, 不若识一个字’, 乃作此个字。 因知个误为丁, 无可疑者。”“丁”与“个”形近, 故误。 后因谓不识字或学极浅陋者为不识一丁。 ▶ 元 无名氏 《举案齐眉》第一摺: “睁眼苫眉捻鬓须, 带包巾一顶, 系环绦一付, 怎知他不识字一丁无。” ▶ 《明史‧王瑞传》: “文职有未识一丁, 武阶亦未挟一矢。” ▶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新淦笔工》: “妍媸能否惟在上所使, 此笔区区正其比;我生识字仅一丁, 眼前所见徒 毗陵 。” 3. 一枚钉子。 ▶ 宋 沈括 《梦溪笔谈‧辩证二》: “《雷公炮炙论》云: ‘以桂为丁, 以钉木中, 其木即死。 ’一丁至微, 未必能螫大木, 自其性相制耳。”
- 一丁点 亦作“一钉点”。 形容极少或极小。 ▶ 老舍 《龙须沟》第一幕: “你连一钉点孝心也没有。” ▶ 梁斌 《红旗谱》五: “离家的时候, 这两棵小树才一丁点, 这早晚有冒天云高了。” ▶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八: “他们只能打胜仗, 不能受挫折, 受一钉点儿挫折, 就要闹情绪, 发生种种不好的倾向。”
- 一丁不识 一字不识。
- 一丁点儿 yīdīngdiǎnr〈方〉极少的或极小的一点儿。
- 未详 wèixiáng不知道或没有了解清楚:本书作者~│病因~。
- 未见得 说不定;不一定。 ▶ 清 李渔 《凰求凤‧酸报》: “据我看来, 这封书札, 还不可尽信, 或者像《荆钗记》的故事, 被人套写了休书, 也未见得。” ▶ 洪深 《香稻米》第一幕: “难道他们三人, 会于 黄 家有什么不利么?也未见得。 不过总是使人惴惴地觉得不会有什么好事!”
- 未足 1. 不足, 不能。 ▶ 《后汉书‧齐武王演传》: “ 舂陵 去 宛 三百里耳, 未足为功。” ▶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丹铅新录引》: “今所撰诸书, 盛行海内, 大而穹宇, 细入肖翘, 耳目八埏, 靡不该综。 即 惠施 、 黄缭 之辩, 未足侈也。” 2. 犹言算不得。 ▶ 《太平广记》卷八七引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支遁》: “ 遁 幼时, 尝与师共论物类, 谓鸡卵生用, 未足为杀, 师不能屈。”
- 未足为道 未足为道 基本解释:不值得一提。
- 未若 不如, 比不上。 ▶ 《后汉书‧荀彧传》: “ 彧 报曰: ‘今谷食虽少, 未若 楚 汉 在 荥阳 、 成皋 闲也。 ’” 三国 魏 曹丕 《典论‧论文》: “盖文章经国之大业, 不朽之盛事, 年寿有时而尽, 荣乐止乎其身, 二者必至之常期, 未若文章之无穷。” ▶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公欣然曰: ‘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 胡儿 曰: ‘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 ‘未若柳絮迎风起。 ’” 唐 柳宗元 《非国语上‧不藉》: “吾以奉天地宗庙, 则存其礼诚善矣。 然而存其礼之为劝乎农也, 则未若时使而不夺其力。” ▶ 宋 苏轼 《贺坤成节表》: “放亿万之羽毛, 未若消兵以全赤子;饭无数之缁褐, 岂如散廪以活饥民。”
- 未足轻重 谓无关紧要,不值得重视。
- 未辨菽麦 分不清豆子和麦子。 形容愚昧无知。 ▶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 载湉 小丑, 未辨菽麦, 铤而走险。”参见“ 不辨菽麦 ”。
- 未艾方兴 方兴未艾。谓正在蓬勃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