暒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qíng ㄑㄧㄥˊ
1)古同“晴”。
- 暒晏 暒晏拼音:qíng yàn 注音:ㄑㄧㄥˊ ㄧㄢˋ 词语解释天晴无云。《汉书·天文志》:“ 元延 元年四月丁酉日餔时,天暒晏,殷殷如雷声,有流星头大如缶,长十餘丈,皎然赤白色,从日下东南去。”
- 暑魃 即旱魃。 传说中引起旱灾的怪物。 ▶ 宋 范成大 《嘲蚊四十韵》: “暑魃方肆行, 羽孽亦厉习。”
- 暓 mào ㄇㄠˋ1)昏乱;眩惑。
- 暑雪 堂名。 在 四川省 成都 武担山 。 古为 蜀 中一名胜。 ▶ 宋 陆游 《远游》诗: “月明登 暑雪 , 木落过 秋风 。”自注: “ 成都 武担山 暑雪堂 , 归州 巴东县 江 上 秋风亭 , 皆绝景。” ▶ 明 曹学佺 《蜀中名胜记‧成都府三》: “ 武担山 今在藩司门右……昔有 咒土寺 东西二台, 西台有 暑雪轩 诸胜。”
- 暔 nán ㄋㄢˊ1)古国名。
- 暑雨祁寒 夏大雨,冬大寒。《书·君牙》:“夏暑雨,小民惟曰怨咨,冬祁寒,小民亦惟曰怨咨,厥惟艰哉!”蔡沈集传:“祁,大也。暑雨祁寒,小民怨咨,自伤其生之艰难也。”后以“暑雨祁寒”为怨嗟生计艰难之典。
- 暕 jián ㄐㄧㄢˊ1)阴雨天晴。lán ㄌㄢˊ1)阴干。
- 暑门 谓南方。 ▶ 《淮南子‧墬形训》: “南方曰南极之山, 曰暑门。” ▶ 高诱 注: “南方盛阳, 积温所在, 故曰暑门。” ▶ 南朝 陈 陈叔齐 《籁纪‧景风》: “一曰凯风, 又曰薰风, 亦曰巨风, 起自赤天之暑门, 从南方来。”
- 暑衣 夏衣。 ▶ 唐 李咸用 《游寺》诗: “秋觉暑衣薄, 老知尘世空。” ▶ 唐 张乔延 《福里秋怀》诗: “病携秋卷重, 闲著暑衣轻。” ▶ 宋 朱彧《萍洲可谈》卷二: “ 抚州 莲花纱, 都人以为暑衣, 甚珍重。” ▶ 元 周伯琦 《是年扈从上京学宫纪事绝句》之五: “中使三时羞玉食, 地凉不用暑衣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