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察暗访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míng chá àn fǎng
【解释】从明里细心察看,从暗里询问了解。指用各种方法朝廷调查研究。
【出处】清·吴趼人《痛史》第十一回:“我住在此处,徒占一席,于事无济,倒不如仍然到外面去,明察暗访。”
【拼音码】mcaf
【灯谜面】老寇准背靴子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用于颂扬
- 暗访 ànfǎng[make secret inquiries] 暗中查访
- 明查暗访 míng chá àn fǎng 【解释】明里调查,暗中访问。指多方面调查了解情况【出处】清·刘鹗《老残游记》第18回:“差你往齐东村明查暗访,这十三条命案是否服毒?”【拼音码】mcaf【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 明察秋毫 míng chá qiū háo 【解释】明察:看清;秋毫: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原形容人目光敏锐,任何细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后多形容人能洞察事理。【出处】《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示例】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清·沈复《浮生六记·闲情记趣》)【拼音码】mcqh【灯谜面】电子显微镜显微镜【用法】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英文】see through a brick wall 【故事】战国时期,齐宣王田辟想学齐桓公那样做霸主,他向孟子请教如何才能做上霸王。孟子告诉他要用仁义道德的力量统一天下,同时要对国情明察秋毫,体察民情,现在是能干不能干的事情,而是您愿干不愿干的事情
- 明察秋毫,不见舆薪 míng chá qiū háo,bù jiàn yú xīn 【解释】目光敏锐,可以看清鸟兽的毫毛,而看不到一车柴草。比喻为人精明,只看到小节,看不到大处【出处】先秦·孟轲《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拼音码】mcqh【用法】复句式;作分句;含贬义
- 明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míng chá qiū háo zhī mò,ér bù jiàn yú x? 【解释】眼力能看到一根毫毛的末梢,而看不到一车柴草。比喻只看到小处,看不到大处。【出处】《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拼音码】mcqy
- 明察秋毫之末,而不见 明察秋毫之末,而不见 拼音: míng chá qiū háo zhī mò,ér bù jiàn yú x
- 明密 1. 明快而又严密。 ▶ 《宋书‧谢灵运传论》: “ 灵运 之兴会标举, 延年 之体裁明密, 并方轨前秀, 垂范后昆。” 2. 详尽周密。 ▶ 南朝 宋 颜延之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 “章程明密, 品式周备。”
- 明宫 指神祠。 ▶ 唐 韩愈 《南海神庙碑》: “故明宫斋庐, 上雨旁风, 无所盖障。” ▶ 元 李治 《敬斋古今黈》卷七: “﹝神祠﹞名之清宫者, 谓清净之宫也。 而亦得以为明宫……盖明宫则神明之所宅。”
- 明导 贤明的导师。 ▶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拘尸那揭罗国》: “ 如来 降尊, 即斯下土, 灭世间明导, 丧众生慈父。”
- 明宪 严明的法度。 ▶ 汉 蔡邕 《故太尉乔公庙碑》: “畏怖明宪, 检于静息。” ▶ 《北史‧高丽传》: “其感恕思愆, 祗承明宪, 辑宁所部, 动静以闻。” ▶ 宋 陈亮 《廷对策》: “朕以凉菲, 承 寿皇 付托之重, 夙夜祗翼, 思所以遵慈谟, 蹈明宪者, 甚切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