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亭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1. 市楼。 古代观察、指挥集市的处所, 上立有旗, 故称。
▶ 《史记‧三代世表褚少孙论》: “臣为郎时, 与方士考功会旗亭下。”
▶ 《文选‧张衡<西京赋>》: “旗亭五重, 俯察百隧。”
▶ 薛综 注: “旗亭, 市楼也。”
▶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龙华寺》: “里有土台, 高三丈, 上有二精舍。
▶ 赵逸 云: ‘此台是中朝旗亭也, 上有二层楼, 悬鼓击之以罢市。 ’” 唐 王勃 《临高台》诗: “旗亭百队开新市, 甲第千甍分戚里。”
▶ 唐 杜甫 《入衡州》诗: “旗亭壮邑屋, 烽橹蟠城隍。”
2. 酒楼。 悬旗为酒招, 故称。
▶ 唐 刘禹锡 《武陵观火》诗: “花县与琴焦, 旗亭无酒濡。”
▶ 宋 周邦彦 《琐窗寒‧寒食》词: “旗亭唤酒, 付与 高阳 俦侣。”
▶ 清 钱泳 《履园丛话‧报应‧德报》: “其人得金后, 为旗亭业, 居数年, 颇获利。”
▶ 郁达夫 《八月初三夜发东京口占别张杨二子》: “四壁旗亭争赌酒, 六街灯火远随车。”
- 旗 qí ㄑㄧˊ1)用布、纸、绸子或其他材料做成的标识(zhì),多是长方...
- 亭 tíng ㄊㄧㄥˊ1)有顶无墙,供休息用的建筑物,多建筑在路旁或花园里...
- 旗人 Qírén旧称清代隶属八旗的人,特指满族。
- 旗主 1. 指 清 之宗室。 徐珂《清稗类钞‧旗奴为旗主丧事司鼓》: “旗主每有贫无聊赖, 执贱役以糊口, 若途遇其奴之高车驷马者, 必喝其名, 使下车代役。”徐珂《清稗类钞‧旗奴为旗主丧事司鼓》: “上忽问军机大臣以 松筠 请假之故, 满 军机以该旗主家有丧事例往当差为答。” 2. 同“ 旗头 ”。 ▶ 《捻军歌谣》: “跟着旗主走, 吃也有来穿也有。”
- 旗仗 亦作“旗杖”。 仪仗队用的旗帜、伞、扇等。 ▶ 《太平广记》卷四六引 唐 谷神子 《博异志‧白幽求》: “俄而有数十人, 皆龙头鳞身, 执旗杖引 幽求 入。” ▶ 《宋史‧符彦卿传》: “ 契丹 大败, 其主乘橐驼以遁, 获其器甲、旗仗数万以归。” ▶ 《清史稿‧礼志十》: “行日, 工部给旗仗, 兵部给乘传。”
- 旗下 1. 旗帜下面。 ▶ 《后汉书‧耿弇传》: “树十二郡旗鼓, 令 步 兵各以郡人诣旗下, 众尚十馀万, 辎重七千馀两, 皆罢遣归乡里。” 2. 清 代指八旗之下。 ▶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四: “上问辅臣出身, 曰: ‘身者库。 ’上惊曰: ‘如此人物乃隶身者库耶!’立命出之, 改隶旗下。” ▶ 《清会典事例‧八旗都统‧旌表》: “ 康熙 十三年题准, 文武官员带有军器出京者, 系旗下人, 该都统给予印文, 若无印文, 兵部不准给票。” 3. 借指旗人。 ▶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二‧二文正墓》: “为孝廉时, 见 耶律王 墓上断碑尚可读。 二十馀年来, 墓田归旗下, 此碑无从复问。” ▶ 《清会典事例‧户口‧旗人买卖奴仆》: “国初定旗下卖买人口, 赴各城镇市交易, 若越至他旗市被执者, 身价二分入官, 一分被拏获之人。” ▶ 欧阳山 《三家巷》一: “官塘街三家巷有一个旗下的大烟精要卖房子。”
- 旗伞 即旗盖。 ▶ 《清史稿‧宣宗纪二》: “己亥, 理藩院禁 哲布 尊丹巴呼图克图 用旗伞。”参见“ 旗盖 ”。
- 旗丁 1. 漕运的兵丁。 ▶ 《六部成语注‧户部》“旗丁”: “运船之水手人丁皆世袭其业, 官给田粮, 如八旗兵丁, 故谓之旗丁。 各船有一定之旗号。” ▶ 《儒林外史》第四十回: “那日, 便问运丁道: ‘你们可晓的这里有一个姓 武 , 名 书 , 号 正字 的, 是个甚么人?’旗丁道: ‘小的却不知道。 ’” 清 魏源 《筹漕篇》下: “旗丁之困穷可以恤, 帮费之浮甚可以轻。” 2. 犹旗兵。 ▶ 太平天国 石达开《檄告招贤文》: “绥我士子, 驱彼旗丁。”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南北议和史料‧提议优待条件》: “旗丁或递减或酌给一次截止, 听其自谋生计。”
- 旗兵 亦作“旗兵”。 八旗兵丁。 ▶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一: “勘定三藩, 洗荡西域, 旗兵勋伐, 亦炳炳在绿营上。” ▶ 老舍 《茶馆》第一幕: “还有那个 康有为 , 不是说叫旗兵不关钱粮, 去自谋生计吗?”
- 旗 qí ㄑㄧˊ1)用布、纸、绸子或其他材料做成的标识(zhì),多是长方形或方形:~子。~帜。~号。~舰。~手。2)中国清代满族的军队编制和户口编制(共分八旗,后又建立蒙古八旗,汉军八旗),特指属于满族的:~人(满族人)。~籍。~袍。3)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的行政区划,相当于县。·参考词汇:flag banner standard拉大旗作虎皮 鼓馁旗靡 旗布星峙 白旗 靠旗 旗帜 旌旗 花旗 摇旗呐喊 会旗 旗满 八旗 旗帜鲜明 奖旗 扬旗 旗杆 重整旗鼓 搴旗斩将 旗幅 大张旗鼓 旗舰 锦旗 斩将刈旗 旗袍 彩旗 旌旗蔽日 旗开得胜 星旗电戟 撦鼓夺旗 别树一旗 收旗扌卷伞 旗鼓 辙乱旗靡 下半旗 旗人 号旗 军旗 重振旗鼓 献旗 降半旗 扯旗放炮 降旗 掩旗息鼓 旗布 红旗 旗鼓相当 偃旗息鼓 旗号 偃旗卧鼓 旗子 义旗 拉大旗,作虎皮 搴旗取将 旗语 升旗 党旗 手旗 五星红旗 扯旗放砲 国旗 红旗报捷 旗靡辙乱 斩将搴旗 旗手 扯顺风旗 鼓旗相当 偃旗仆鼓 重兴旗鼓
- 旗军 1. 明 朝四卫营的官军。 ▶ 明 海瑞 《革募兵疏》: “我祖宗初设旗军, 继后复设民壮。” ▶ 《明史‧兵志一》: “四卫营者…… 弘治 末, 勇士万一千七百八十人, 旗军三万一百七十人。” 2. 专司漕运的军队。 ▶ 明 张瀚 《松窗梦语‧漕运纪》: “选补旗军, 修造船只。” ▶ 明 张瀚 《松窗梦语‧漕运纪》: “船屡倾覆, 不惟飘失粮米, 往往淹溺旗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