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瓦布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Schwab, Charles M(ichael)]
(1862.2.18,美国 宾夕法尼亚州 威廉斯堡~1939.9.18,纽约州 纽约市) 美国企业家、钢铁工业的先驱。曾在宾夕法尼亚州布雷多克卡内基的钢铁公司当工人,并在卡内基王国中地位迅速爬升。1892年卡内基派他去霍姆斯特德工厂要求在流血罢工后恢复正常生产。他成功地改善了劳工关系并提高了生产,1897年被任命为卡内基钢铁公司总裁,当时年仅35岁。施瓦布提议将几个竞争的钢铁公司合并,成立美国钢铁公司,1901年成为公司第一任总裁。他1903年辞职,将精力转移到了伯利恒钢铁公司,将它建设成为美国最大的钢铁生产厂家之一。
- 施瓦茨科普夫 [Schwarzkopf, (Olga Maria) Elisabeth (Fredericke)]1、(1915.12.9,德国 波森附近~) 德裔英国女高音歌唱家。在柏林中学学习后,1938年因出演《帕西法尔》中的卖花女成名。1942年在柏林的表演使博姆邀请她加盟维也纳国家歌剧院。1947年在科文特加登剧院首演,并在那里停留5年。她的声音更加完美,并开始长期在萨尔斯堡音乐节(1949~1964)和史卡拉歌剧院(1949~1963)表演。她在每年举办的艺术歌曲独唱会的表演都是传奇式的。1972年退出歌剧舞台的告别演出是在《玫瑰骑士》中饰演马莎琳。1975年退休。2、Schwarzkopf, H. Norman(1934.8.22,美国 新泽西州 特伦顿~) 美国陆军将领。毕业于西点军校,曾参加越南战争(1965~1966;1969~1970)。在担任各种其他任务后,被提升为少将(1983),并在入侵格林纳达时担任指挥。1988年成为四星上将和美国中央司令部总司令,执行包括中东地区在内的任务。为了抵挡伊拉克1990年对科威特发动的进攻,他在沙特阿拉伯指挥70万美军和多国联军,并在波斯湾战争中成功地执行了沙漠风暴计划(1991)。战后退役,结束了军事生涯。其自传是《身先士卒》(1992)。
- 施用 shīyòng使用;施④:~化肥。
- 施特罗海姆 [Stroheim, Erich von]原名艾里希·奥斯华德·施特罗海姆(Erich Oswald Stroheim)。(1885.9.22,奥地利 维也纳~1957.5.12,法国 巴黎附近) 奥地利出生的美国电影导演。父亲为犹太制帽匠。早年当过兵,后移民到美国。1914年到好莱坞,为导演格里菲思工作,塑造了一个普鲁士军官形象,令人难忘。1919年第一次执导《盲目的丈夫》,随后又导演了《魔鬼的万能钥匙》(1920)和《愚蠢的妻子》(1922)。其代表作《贪婪》(1924)在正式上映前被大量剪辑;紧跟着又拍摄了《风流寡妇》(1925)、《婚礼进行曲》(1928)和《女王凯莉》(1928)。过于追求豪华场面的奢侈以及对艺术控制的追求导致了他导演生涯的过早结束。后又重操演员生涯,其后引起关注的作品有《大幻灭》(1937)和《红楼金粉》(又译《日落大道》,1950)。
- 施疗 免费医疗。 ▶ 郭沫若 《落叶‧第四信》: “清早施疗的时候, 患者在七八十人以上, 每天每天都是要来的。”
- 施特劳斯(小) [Strauss, Johann (Baptist), Jr.](1825.10.25,奥地利 维也纳~1899.6.3,维也纳) 奥地利作曲家。其父老约翰·施特劳斯(1804~1849)是一位自学成才的音乐家,曾在维也纳建立起一个音乐的王国。作为一名小提琴手,他从1819年起开始在一个舞蹈乐队演奏,当该乐队在1824年分裂为两部分后,施特劳斯参加了第2组,并开始谱写华尔兹、加洛普舞、波尔卡舞和卡德利尔舞,总共发表了250多部作品。作为当地乐团的指挥,他还写了一些进行曲,包括《拉特斯基进行曲》。小施特劳斯离开家后(1842),他的知名度和作曲量很快超过了父亲,成为著名的”圆舞曲之王“。他后来劝服弟弟约瑟夫(1827~1870)和爱德华(1835~1916)来接替他的指挥职务,因此赢得了更多的创作时间,谱写他最为人熟知的有交响乐特点的圆舞曲,包括《蓝色多瑙河》(1867)和《维也纳森林的故事》(1868)。轻歌剧有广受欢迎的《蝙蝠》(1874)和《吉普赛男爵》(1885)。爱德华的儿子约翰(1866~1939)也曾在柏林担任指挥和作曲,是这个音乐家族最后一名成员。
- 施皮特勒 [Spitteler, Carl](1845.4.24,瑞士 利斯塔尔~1924.12.29,卢塞恩) 瑞士诗人。曾在俄国和芬兰任私人教师,回国后写出第一部伟大作品、神话史诗《普罗米 修斯与埃庇米修斯》(1881)。第二部伟大作品是史诗《奥林匹亚的春天》(1900~1905),在这里他为大胆构思和生动的表达力找到充分的活动余地。晚年改写第一部作品,题名为《受难者普罗米修斯》(1924)。虽以其悲观却雄壮的诗篇出名,他也写作抒情诗、故事、小说和散文。1919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 施特劳斯家族 [Straus family]美国商业家族,在公共服务以及慈善事业方面声名卓著。原居巴伐利亚,族长L.施特劳斯于1852年移民到美国,其妻与3个儿子伊西多(1845~1912)、内森(1848~1931)以及奥斯卡·所罗门(1850~1926)也随后到来。他们先开设了一家百货店,用赚得的钱投资于梅西公司,最后在1896年实现了对梅西公司的全资控股。伊西多成立了亚伯拉罕与施特劳斯连锁店,一度出任美国国会议员,并从事慈善事业。他和妻子在”泰坦尼克“号邮轮事件中丧生,其妻将登上救生艇逃生的希望让给了他们的女佣。内森也以热心慈善事业著称,1892年经济萧条期间他在纽约分发食物和燃煤,向36个城市的儿童提供巴氏灭菌牛奶,1909年建立第一家儿童防肺病疗养院,1914~1915年的寒冬为纽约的穷人提供食物。他晚年全身心投入巴勒斯坦的公共医疗服务事业。奥斯卡·所罗门曾出任罗斯福总统政府的商业与劳工部长,成为美国内阁中第一位犹太人(1906~1909),后任美国驻土耳其使节以及W.威尔逊总统的顾问。他强烈主张保护欧洲的少数族裔犹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