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受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语法学术语。 谓施事与受事。
▶ 杨树达 《古书疑义举例续补‧施受同辞例》: “《礼记‧儒行篇》云: ‘儒有不陨获于贫贱, 不充诎于富贵, 不慁君王, 不累长上, 不闵有司, 故曰儒。 ’按……慁、累、闵三字, 皆受事之词, 与上文陨获、充诎一律;若以为主事之词, 则于文义不合矣。 此亦施受同辞, 而初学易生误解者。”
▶ 张涤华 《古籍里一些值得注意的特殊语言现象》: “施是施事, 也叫主事;受是受事。 汉语的被动式, 虽然在 先秦 就出现了, 但因为没有形态, 动词本身又显不出变化来, 因此, 主动、受动就没有区别。”
- 施 shī ㄕˉ1)实行:~工。~政。设~。~展。~教(jiào)。~为(...
- 受 shòu ㄕㄡˋ1)接纳别人给的东西:接~。感~。~精。~权。~托。~...
- 施号发令 发布号令。
- 施发 犹发放。 ▶ 郭沫若 《北伐途次》十九: “总司令部里面是有灯油施发所的, 洋油尽了可以到那儿去取。”
- 施呈 犹施展。 ▶ 元 尚仲贤 《三夺槊》第三摺: “我便手段施呈尽, 戋地罪过不离身。” ▶ 元 郑光祖 《周公摄政》第三摺: “怎施呈大将军八面威。” ▶ 明 朱有炖 《义勇辞金》第四摺: “凭智力将俊才收, 假仁义把民心结, 各施呈英武豪杰。”
- 施医 1. 进行医治。 ▶ 《太平御览》卷七二○引《老子养生要诀》: “是以志人上士当施医于未病之间, 不追修施于既败之后。” 2. 谓免费给人治病。
- 施命 施行政令;施行教令。 ▶ 《易‧姤》: “后以施命诰四方。” ▶ 孔颖达 疏: “人君法此以施教命, 诰于四方也。” ▶ 《诗‧墉风‧定之方中》“卜云其吉” 毛 传: “田能施命。” ▶ 孔颖达 疏: “谓于田猎而能施教命以设誓。” ▶ 南朝 梁 萧统 《谢敕赉制旨<大涅盘经讲疏>启》: “臣伏以六爻所明, 至邃穷于几象;四书所总, 施命止于域中。”
- 施化 1. 生育。 ▶ 汉 刘向 《说苑‧辨物》: “十六精通, 而后能施化。” 2. 犹造化。 ▶ 《淮南子‧泰族训》: “天地之施化也, 呕也而生, 吹之而落。” ▶ 《后汉书‧郎顗传》: “土者地祇, 阴性澄静, 宜以施化之时, 敬而勿扰。” 3. 实施教化。 ▶ 《北史‧孙绍传》: “建国有计, 虽危必安;施化能和, 虽寡必盛。” ▶ 宋 曾巩 《筠州学记》: “以今之事, 于人所难者既几矣, 则上之施化, 莫易于斯时, 顾所以导之如何尔。”
- 施命发号 发布号令。
- 施助 shīzhù[help in charity; support] 给予支持和帮助此事需要上级部门施助
- 施威 shīwēi施展威风。
- 施加 shījiā给予(压力、影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