斻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háng ㄏㄤˊ
1)相并的两船。
2)古同“航”:“造舟于渭,北~泾流。”
- 於 yū ㄩˉ1)姓。yú ㄩˊ1)同“于”①wū ㄨˉ1)同“呜”,呜呼。2)同“乌”⑤。yū(1)名(2)姓另见wū;yú“于2”冰寒於水 聊胜於无 富於春秋 溢於言表 学老於年 止於至善 退藏於密 重於泰山 胫大於股 防祸於未然 不安於室 同归於尽 鸿渐於干 义形於色 胆大於身 怒形於色 死於非命 败於垂成 於戏 心细於发 喜形於色 新发於硎 疲於奔命 伊於胡底 危於累卵 情见於色 喜见於色 行百里者半於九十 求马於唐肆 业精於勤 无天於上,无地於下 耿耿於怀 无动於衷 於菟 格於成例 於安思危 安於盘石 青出於蓝 耿耿於心 易於拾遗 一至於此 吐珠於泽,谁能不含 防患於未然 溢於言外 运用之妙,在於一心 迫於眉睫 安於现状 授柄於人 出於意表 疲於供命 出於意外 人浮於事 急於求成 无济於事 求马於唐市 示贬於褒 易於反掌 枝大於本 苛政猛於虎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於乎,於戏 存十一於千百 无动於中 问道於盲 罢於奔命 假力於人 急於星火 痛於骨髓 儗不於伦 轻於鸿毛 一至於斯 行成於思 燕巢於幕 於乎
- 斺 chǎn ㄔㄢˇ1)旗杆。jiè ㄐㄧㄝˋ1)结。
- 於乎 wūhū同‘呜呼’。
- 方鼎 两耳四足的方形饪食器。 ▶ 商 周 时代流行并多用作祭器, 如考古出土的兽面乳钉纹方鼎、司母戊方鼎、禾大方鼎等。 ▶ 《左传‧昭公七年》: “ 晋侯 有间, 赐 子产莒 之二方鼎。” ▶ 孔颖达 疏引 服虔 曰: “鼎三足则圆, 四足则方。” ▶ 马承源 《中国古代青铜器‧青铜礼器乐器及其它用器》: “浇铸如此巨大的方鼎(兽面乳钉纹方鼎), 这在生产斗争中确实是一个非凡的成就。”
- 於乎,於戏 wūhū,wūhū[alas] 呜呼
- 方鲠 方正耿直。 ▶ 《宋书‧蔡廓传》: “﹝ 廓 ﹞以方鲠闲素, 为 高祖 所知。” ▶ 《明史‧沈鲤传》: “帝亦嫌 鲤 方鲠, 因 鲤 乞休, 遽命与 一贯 同致仕。” ▶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红玉》: “翁年近六旬, 性方鲠, 而家屡空。” ▶ 周素园 《贵州民党痛史》第六章: “﹝ 谭西庚 ﹞为人方鲠, 遇大事慷慨肩任, 风骨棱棱。”
- 於安思危 居安思危。
- 方骧 乍合乍离貌。 ▶ 《文选‧张衡<思玄赋>》: “偃蹇夭矫, 娩以连卷兮, 杂沓丛悴, 飒以方骧。” ▶ 张铣 注: “乍合乍离貌。”
- 於戏 wūhū同‘呜呼’。
- 方骖并路 犹并驾齐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