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载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1. 指大地。
▶ 汉 蔡邕 《明堂月令论》: “圜盖方载, 六九之道也。”
▶ 唐 孔颖达 《<礼记正义>序》: “上法圆象, 下参方载, 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
▶ 《旧唐书‧礼仪志二》: “﹝明堂﹞上法圆清, 下仪方载, 契阴阳之至数, 叶交泰之贞符。”
2. 四方之事。
▶ 《文选‧颜延之<赭白马赋>》: “访国美于旧史, 考方载于往牒。”
▶ 李善 注: “方载, 四方之事。”
- 方 fāng ㄈㄤˉ1)四个角都是90暗乃谋咝位蛄雒娑际侵苯撬谋咝蔚牧⑻...
- 载 (載)zài ㄗㄞˋ1)装,用交通工具装:~客。~货。~重。~体。装~...
- 方辇 1. 并排两辇。 ▶ 《北史‧后妃传下‧隋文帝皇后独孤氏》: “帝每临朝, 后辄与上方辇而进, 至閤乃止。” ▶ 《资治通鉴‧陈宣帝太建十三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曰: “方辇, 并两辇也。” 2. 同辇。
- 方轩 1. 并排的窗户。 ▶ 《文选‧何晏<景福殿赋>》: “阴堂承北, 方轩九户。” ▶ 李善 注: “方轩, 窗并也。” 2. 轩车。 ▶ 《文选‧张协<七命>》: “肴驷连镳, 酒驾方轩。” ▶ 刘良 注: “方, 并轩车也。” 3. 与 轩辕 相比美。 ▶ 《隋书‧音乐志上》: “方 轩 迈 扈 , 比 舜 陵 妫 。”
- 方辔 并辔;并驾。 ▶ 《晋书‧刘曜载记论》: “佞人方辔, 并后载驰。” ▶ 南朝 齐 谢朓 《始之宣城郡》诗: “幸沾云雨庆, 方辔参多士。” ▶ 《新五代史‧杂传‧王熔》: “ 匡威 素少 熔 , 以谓无能为也, 因与 熔 方辔诣府, 将代其位。”
- 方轨 1. 车辆并行。 ▶ 《战国策‧齐策一》: “车不得方轨, 马不得并行。” ▶ 《晋书‧庾和传》: “若凶运有极, 天亡此虏, 则可泛舟北济, 方轨齐进, 水陆骋迈, 亦不逾旬朔矣。” ▶ 清 顾炎武 《井陉》诗: “独此艰方轨, 于今尚固扃。” 2. 指平坦的大道。 ▶ 《后汉书‧邓彪张禹等传论》: “统之, 方轨易因, 险涂难御。” ▶ 李贤 注: “方轨, 谓平路也。” 3. 取法;比肩。 ▶ 《宋书‧谢灵运传论》: “ 灵运 之兴会标举, 延年 之体裁明密, 并方轨前秀, 垂范后昆。” ▶ 《魏书‧李崇传》: “逮自 魏 晋 , 拨乱相因;兵革之中, 学校不绝, 遗文灿然, 方轨前代。” ▶ 《资治通鉴‧梁武帝天监九年》: “尚书五都, 职参政要, 非但总领众局, 亦乃方轨二丞;可革用士流, 秉此群目。” ▶ 清 黎松门 《<续板桥杂记>序》: “梯崖缒渊, 往往方轨古人。” 4. 指品行端正。 ▶ 《南史‧刘璡传》: “ 瓛 弟 璡 字 子璥 , 方轨正直, 儒雅不及 瓛 而文采过之。”
- 方辕 犹并驾。 两车并行。 ▶ 汉 扬雄 《蜀都赋》: “方辕齐毂, 隐轸幽輵。” ▶ 《文选‧张衡<西京赋>》: “冠带交错, 方辕接轸。” ▶ 李周翰 注: “方, 并也。”
- 方车 两车相并。 ▶ 《吕氏春秋‧权勋》: “ 中山 之国有 厹繇 者, 智伯 欲攻之而无道也, 为铸大钟, 方车二轨以遗之。” ▶ 《淮南子‧说山训》: “方车而跖 越 , 乘桴而入胡, 欲无穷, 不可得也。”
- 方边左右 犹言周围一带。 ▶ 《儿女英雄传》第三一回: “大凡是绿林中的字号人儿, 听见我 邓九公 在那里歇马, 就连那方边左右的草茨儿也未必好意思动一根!” 张志民 《老朱和房东》: “他呀!没个准地方, 反正是方边左右这几个村, 天天是开会。”
- 方趾圆颅 fāng zhǐ yuán lú 【解释】方脚圆头。指人类。【出处】《南史·陈高祖纪》:“方趾圆颅,万不遗一。”【拼音码】fzyl【用法】联合式;作宾语、定语;指人类
- 方达 方达拼音:fāng dá 注音:ㄈㄤ ㄉㄚˊ 词语解释 ①亨利·方达(henryfonda,1905-1982)。美国电影、戏剧演员。曾就读于明尼苏达大学。1935年从影,一生主演《青年林肯》、《怒火之花》、《战争与和平》等八十余部影片。1981年因主演影片《金色池塘》获奥斯卡最佳男演员奖。同年获奥斯卡荣誉奖。②简·方达(janefonda,1937-)。美国电影演员、社会活动家。亨利·方达之女。大学肄业后曾去巴黎学习美术。1960年从影。因主演影片《克鲁特》和《归家》,两次获奥斯卡最佳女演员奖。1969年起参加黑人争取民权以及反对越战的群众运动,曾拍摄纪录片《越南纪行》。
- 方趾 方形的脚。 多与“圆颅”、“圆顶”对举或连用, 表示人的特徵。 亦借指人。 ▶ 《晋书‧怀帝愍帝纪赞》: “圜颅尽仆, 方趾咸僵。” ▶ 鲁迅 《三闲集‧文学的阶级性》: “人是同样的是圆顶方趾, 要吃饭, 要睡觉。”参见“ 方趾圆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