斋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齋)
zhāi ㄓㄞˉ
1)屋舍,常指书房、学舍、饭店或商店:书~。聊~。荣宝~。
2)祭祀前或举行典礼前清心洁身:~戒。封~(亦称“把斋”)。~月。~坛。~会。~果。
3)佛教、道教等教徒、道徒吃的素食:~饭。~堂。吃~。
4)舍饭给僧人吃:~僧。
·参考词汇:
fast give alms room
- 斋七 旧时人死后每隔七日延僧做佛事, 至七七止。 斋七的次数依死者的身分及年龄做七次、五次、三次不等。 ▶ 《释氏要览‧杂纪》: “人亡, 每至七日, 必营斋追荐, 谓之累七, 又云斋七。”
- 斊 qí ㄑㄧˊ1)“斉”的讹字。
- 斋严 庄重严禁。 ▶ 宋 沈遘 《奉祠西太乙宫赋》: “鞠躬而下, 屏息以前, 趋就乎下房之次, 而斋严乎其间。”
- 斉 qí ㄑㄧˊ1)古同“齐”。
- 斋中酒 古时官府酿造的优质酒。 ▶ 宋 窦苹 《酒谱》: “ 晋 时 荆州 公厨有斋中酒、厅事酒、猥酒优劣三品, 刘弘 作牧, 始命合为一, 不必分别, 人伏其平。”
- 斈 xué ㄒㄩㄝˊ1)同“学”。
- 斋主 僧、道的施主。 ▶ 《楞严经》卷一: “心中初求最后檀越以为斋主。” ▶ 《古今小说‧陈从善梅岭失浑家》: “不说这里斋主备办, 且说大罗仙界有一真人, 号曰 紫阳真君 , 于仙界观见 陈辛 奉真斋道, 好生志诚。”
- 文齐福不齐 文章足以登第而命运不济。 ▶ 元 郑廷玉 《金凤钗》第一摺: “我可甚金榜无名誓不归, 争奈文齐福不齐。” ▶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摺: “你休忧文齐福不齐, 我则怕你停妻再娶妻。”
- 斋事 指诵经拜忏、祷祝祈福等佛事。 ▶ 《初刻拍案惊奇》卷六: “﹝ 狄氏 ﹞问道: ‘其人来未?’ 慧澄 道: ‘未来。 ’ 狄氏 道: ‘最好, 且完了斋事。 ’”
- 文齐 谓文章功力齐备, 足以登第。 ▶ 明 叶宪祖 《鸾鎞记‧廷献》: “休说文齐福乃齐, 日家许我定联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