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双全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又作:文武全才。
- 文武 wénwǔ①文才和武艺:~双全:②〈书〉文治和武功:~并用,垂拱而治。...
- 双全 shuāngquán成对的或相称(chèn)的两方面都具备:文武~│父...
- 双全 shuāngquán成对的或相称(chèn)的两方面都具备:文武~│父母~。
- 文武 wénwǔ①文才和武艺:~双全:②〈书〉文治和武功:~并用,垂拱而治。③〈书〉文臣和武将:满朝~。
- 文武士 文武兼备之士。 ▶ 《史记‧叔孙通列传褚少孙论》: “今有诏举将军舍人者, 欲以观将军而能得贤者文武之士也。” ▶ 唐 韩愈 《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 “相为天子得人于朝庭, 将为天子得文武士于幕下, 求内外无治, 不可得也。”
- 文武才 文武兼备的才能。 ▶ 《隋书‧李雄传》: “以卿兼文武才, 今推诚相委, 吾无北顾之忧矣。” ▶ 唐 袁晖 《奉和圣制送张尚书巡边》: “欲识恩华盛, 平生文武才。”
- 文武火 用于烧煮的文火与武火。 文火, 火力小而弱;武火, 火力大而猛。 ▶ 唐 王季友 《酬李十六山丈》诗: “鍊丹文武火未成, 卖药贩履俱逃名。” ▶ 元 王祯 《农书‧麻苎》: “﹝毛絁布法﹞纳于热灰水内, 浸湿于甑中蒸之, 文武火养二三日, 频频翻觑。” ▶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一》: “其家相传服松梅丸, 云取松脂, 用河水浸四十九日, 文武火煮, 令白如饧糖, 然后和乌梅地黄丸。”
- 文武班 封建皇朝文武百官上朝时排列的班次。 ▶ 《宋史‧礼志十九》: “其日, 文武班尚书、上将军以下, 并先叙立于殿门之外, 东西相向。”
- 才貌双全 cái mào shuāng quán 【解释】才学相貌都好。【出处】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风月瑞仙亭》:“孩儿见他文章绝代,才貌双全,必有荣华之日,因此上嫁了他。”【示例】刚配和一个~的女婿,情性又好,偏偏的得了冤孽症候,不过捱日子罢了。(《红楼梦》第一一0回)【拼音码】cmsq【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形容人外貌、才学兼备【英文】talented and good looking
- 智勇双全 zhì yǒng shuāng quán 【解释】又有智谋,又很勇敢。【出处】元·关汉卿《五侯宴》第三折:“某文通三略,武解六韬,智勇双全。”【示例】要讲究策略,有勇有谋,~。【拼音码】zysq【灯谜面】孔明加子龙【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英文】both brave and resourceful
- 福寿双全 幸福和年寿两样全备。
- 福禄双全 幸福和禄秩两样全备。
- 圣神文武 《书·大禹谟》:“帝德广运,乃圣乃神,乃武乃文。”孔传:“圣,无所不通;神,妙无方;文,经天地;武,定祸乱。”后以“圣神文武”为称颂帝王或杰出人物之词。
- 才兼文武 cái jiān wén wǔ 【解释】指人具有文武两方面的才能。【出处】《后汉书·卢植传》:“熹平四年,九江蛮反,四府选植才兼文武,拜九江太守。”【拼音码】cjww【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 文武之道 wén wǔ zhī dào 【解释】指周文王、周武王治理国家的方法【出处】先秦·孔子《论语·子张》:“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示例】晋·应贞《晋武帝华林园集诗》:“~,厥猷未坠。”【拼音码】wwzd【用法】偏正式;作宾语;指宽严相结合治理国家的方法
- 文武全才 wén wǔ quán cái 【解释】文才与武功同时具备的人才【出处】《旧五代史·和凝传》:“和公文武全才而有志气,后必享重位,尔宜谨事之。”【示例】郭沫若《孔雀胆》第一幕:“那是难得的一位~啦。”【拼音码】wwqc【灯谜面】斌【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宾语;指能文能武【英文】a man of both civil and military ability
- 文武兼备 wénwǔ-jiānbèi[be well versed in both polite betters and martial arts] 文才与武艺兼具于一身,能文能武。引申指外交中做好谈与打两手准备
- 文武差事 喻明劫暗偷。
-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wén wǔ zhī dào,yī zhāng yī chí 【解释】意思是宽严相结合,是文王武王治理国家的方法。现用来比喻生活的松紧和工作的劳逸要合理安排。【出处】《礼记·杂记下》:“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拼音码】wwz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