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电话号码 繁體版 English 日本語
登录 注册

文书是什么意思

发音:  
"文书"的近义词  
用"文书"造句
意思解释手机版
  • wénshū

    ①指公文、书信、契约等。
    ②机关或部队中从事公文、书信工作的人员。
  •     wén ㄨㄣˊ1)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灿若~锦。2)刺画花纹:...
  •     (書)shū ㄕㄨˉ1)成本的著作:~籍。~刊。~稿。~香。~卷气(指...
  • 唱文书    民间的一种说唱艺术。    ▶ 夏曾佑 《小说原理》: “其穷乡僻壤之酬神演剧, 北方之打鼓书, 江 南之唱文书, 均与小说同科者。”
  • 文书房    明 宫廷掌握主办敕诰等一应机密文书的机构。 亦称制敕房。    ▶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补遗‧内阁‧内阁密封之体》: “今朝参讲读之外, 不得复见天颜, 即司礼监亦少至内阁。 上有命令, 必传之内侍, 内侍传之文书房, 文书房传至阁臣等。”参阅《明史‧职官志三》。
  • 文书爻    有关文字、文凭之类的卦象。    ▶ 《镜花缘》第六五回: “凡占考试, 以文书爻为主, 次则再看朱雀。”
  • 行文书    发布公文。    ▶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二》: “﹝ 贞元 ﹞末年, 不复行文书, 置白望数百人于两市并要闹坊, 阅人所卖物, 但称宫市, 即敛手付与。”    ▶ 《古今小说‧陈御史巧勘金钗钿》: “﹝ 陈御史 ﹞便行文书, 仰 石城 县提 梁尚宾 妻严审, 仍追馀赃回报。”亦省作“ 行文 ”。    ▶ 明 张居正 《请谕戒边臣疏》: “臣愚伏望特敕兵部, 令其行文各边总督镇巡等官, 秋防在迩, 比常务要倍加儆备, 庶可永保无虞。”    ▶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四: “姊名 宛玉 , 嫁 淮北 程 家, 与夫不协, 私行脱逃, 山阳 令行文关提。”    ▶ 《儿女英雄传》第十三回: “那消几日, 早问出许多赃款来, 钦差一面行文, 仍用名帖去请河道过来说话。”
  • 历事文书    官员的任职履历。    ▶ 《水浒传》第十二回: “﹝ 杨志 ﹞来到厅前, 那 高俅 把从前历事文书都看了, 大怒道: ‘既是你等十个制使去运花石纲, 九个回到京师交纳了, 偏你这厮把花石纲失陷了, 又不来首告, 倒又在逃, 许多时捉拿不着。 ’”
  • 杖限文书    旧时官府要下属限期完成某事、逾期则予以杖罚的公文。    ▶ 《水浒传》第四九回: “ 登州 知府拘集猎户, 当厅委了杖限文书, 捕捉 登州 山上大虫。”
  • 烧角文书    为示紧急而烧去封套一角的书信或文件。    ▶ 《花月痕》第四回: “话犹未了, 只见门上传鼓, 递进 蒲关 总兵烧角文书一道。”
  • 甘限文书    官府规定在一定期限内必须完成公差的文书。    ▶ 《水浒传》第四九回: “弟兄两个当官受了甘限文书。”京剧《猎虎记》第一场: “知府大人不容分说, 勒令我二人当堂立下甘限文书!”
  • 起送文书    举荐应试的文书。    ▶ 《警世通言‧赵春儿重旺曹家庄》: “ 春儿 道: ‘当初谁叫你快活透了, 今日有许多眼泪!你且去理会起送文书, 待文书有了, 那京中使用, 我自去与人讨面皮。 若弄不来文书时, 可不枉了。 ’”
  • 钉封文书    旧时一种用特殊方法封合的文书。 它用钉子先在文书上扎眼, 而后用纸捻子穿上, 以示文书的机密和紧要。 一般用于寄递处决囚犯的公文。    ▶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款犯》: “上司拿访, 必系钉封。 凡钉封文书, 不可当堂轻拆, 须携入内衙密看。”    ▶ 《官场现形记》第九回: “这是我的‘钉封文书’到了!”    ▶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八回: “凡是钉封文书, 总是斩决要犯的居多, 拆开来一看, 内中却是 云南 的一个案件。”亦省作“ 钉封 ”。    ▶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承事上司》: “遇有钉封, 即系机密。”
  • 靠身文书    指自愿投靠官宦人家充当奴仆而立的卖身文契(有的即使不要身价, 也要立文契)。    ▶ 《警世通言‧宋小官团圆破毡笠》: “小人们商议, 不如教他写一纸靠身文书, 方才妥贴。”
  • 鸡毛文书    紧急传递的书信。    ▶ 清 顾张思 《土风录》卷二: “《汉书‧光武纪》注引 魏武 奏事曰: 有急, 以鸡羽插木檄, 谓之羽檄。 此今鸡毛文书所祖。”    ▶ 《荡寇志》第九九回: “只见一骑报马飞到, 乃是 清真山 马元 的差人, 呈上鸡毛文书一角。”    ▶ 沈从文 《牛》: “别处有人送‘鸡毛文书’来了, 说县里有军队过境, 要招待筹款, 召集甲长会议, 即刻就到会。”
  • 文书学    文书学 基本解释:以文书及文书工作为研究对象的学科。主要研究文书及文书工作的性质、任务、特点和作用,文书及文书工作的历史发展,公务文书的性质、特点、体例以及撰写的基本要求和方法等。
  • 文乐    雅乐。    ▶ 《公羊传‧隐公五年》“僭诸公犹可言也, 僭天子不可言也” 汉 何休 注: “不言六佾者, 言佾则干舞在其中, 明妇人无武事, 独奏文乐。”    ▶ 《太平广记》卷六三引 唐 牛僧孺 《玄怪录‧崔书生》: “食讫, 命酒, 召文乐洽奏, 铿锵万变。”
  • 文义      1.  文章的义理;文章的内容。    ▶ 《汉书‧扬雄传下》: “今 扬子 之书文义至深, 而论不诡于圣人。”    ▶ 《晋书‧后妃传上‧左贵嫔》: “言及文义, 辞对清华, 左右侍听, 莫不称美。”    ▶ 《南齐书‧陆澄传》: “ 澄 当世称为硕儒, 读《易》三年, 不解文义。”    2.  亦作“ 文谊 ”。 文字的意义。    ▶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音律》: “竟有只顾串合, 不询文义之通塞, 事理之有无, 生扭数字作曲名者, 殊失顾名思义之体。”    ▶ 清 俞樾 《诸子平议‧吕氏春秋一》“救守不可取”: “ 毕氏 沅 校本, 不解前后文谊。”    ▶ 章炳麟 《文学说例》: “是‘乐相乐’为当时常语也。 斯二者必求其文义, 则窒阂难通, 诚以韵语异于他文耳。”    3.  文辞。    ▶ 《晋书‧李玄盛传》: “通涉经史, 尤善文义。”    ▶ 《宋书‧颜延之传》: “时尚书令 傅亮 自以文义之类, 一时莫及, 延之 负其才辞, 不为之下。”    ▶ 《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九: “ 寄儿 睡去, 梦见身为儒生, 粗知文义。”    ▶ 《明史‧刘显传》: “ 刘显 , 南昌 人, 生而膂力绝伦, 稍通文义。”
  • 文书鸟    [secretary bird]蛇鹫科的非洲攫禽,为现代唯一生存的用腿捕猎的陆栖猛禽。腿长有鳞,浅灰色,肩高1.2米,翅展长2.1米。重约3.5千克。头上有20根黑色冠羽,看似耳后带着羽笔。文书鸟主要以蛇为食,它们把蛇踩死或在地面上把蛇摔打致死,或者将蛇带到空中然后摔到地上。它们的巢大,由树枝构成,造在荆棘树丛中。幼鸟以双亲反哺的食物喂养。在大多数非洲国家里,文书鸟都受到保护。
  • 文中虎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上: “﹝ 谢希深 ﹞以启事谒见 大年 , 有云‘曳铃其空上, 念无君子者, 解组不顾公, 其如苍生何!’ 大年 自书此四句于扇曰: ‘此文中虎也。 ’”后以“文中虎”指擅长诗文的人。    ▶ 宋 刘才邵 《勒兵行》: “监丞健笔文中虎, 须臾作歌继《常武》。”    ▶ 宋 刘克庄 《送黄舒文赴钦教》诗: “博士文中虎, 垂髫已定交。”
  • 文事    wénshì[culture and education] 关于文化、教育的事务。即文教
  • 文丝不动    一点兒也不动。
文书是什么意思,文书的中文解释,文書是什麽意思文书 meaning in Chinese,发音,例句,用法,同义词,反义词由查查汉语词典提供,版权所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