敛息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手机版
-
1. 屏住气息。
▶ 唐 高彦休 《唐阙史‧韦进士见亡妓》: “ 韦 洁服敛息, 一禀其诲。”
2. 犹敛迹。
▶ 清 刘大櫆 《送孙黟县改官凤阳序》: “﹝ 孙侯 ﹞为巡缉, 往往发其筐箧, 出其赃私, 故枹鼓不鸣, 而群奸敛息。”
3. 收敛。
▶ 高歌 《人道主义的失败》: “他的一篇篇文字和一举一动, 都有使人倾倒的魔力, 就是恃才傲物的人儿, 见了他, 也不由得不敛息光芒。”
- 敛 (斂)liǎn ㄌㄧㄢˇ1)收拢,聚集:~钱。~足(收住脚步,不住前进...
- 息 xī ㄒㄧˉ1)呼吸时进出的气:鼻~。喘~。叹~。窒~。瞬~万变。2)...
- 屏声敛息 形容静悄悄不出声息。
- 屏气敛息 bǐng qì liǎn xī 【解释】指因心情紧张或注意力集中,暂止住了呼吸。【出处】汉·蔡邕《表贺录换误上章谢罪》:“臣邕怔营惭怖,屏气累息,不知所自投处。”【拼音码】bqlx【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
- 束肩敛息 缩肩屏息。形容恭顺的样子。
- 敛戈 指收兵。 ▶ 《宋书‧王懿传》: “胡虏虽仁义不足, 而凶狡有馀, 今敛戈北归, 并力完聚, 若 河 冰冬合, 岂不能为三军之忧。”
- 敛怨求媚 谓因向上献媚,不顾人民怨恨而征收钱物。
- 敛怨 《诗‧大雅‧荡》: “女炰烋于中国, 敛怨以为德”。 ▶ 郑玄 笺: “敛群不逞作怨之人, 谓之有德而任用之。”后以“敛怨”指招惹怨恨。 ▶ 唐 陆贽 《贞元九年冬至大礼大赦制》: “不得赊取抑配, 因兹敛怨扰人。” ▶ 《宋史‧河渠志一》: “或物已输官, 或人方在路, 未及兴役, 寻已罢修, 虚费民财, 为国敛怨。”
- 敛手 1. 缩手。 表示不敢妄为。 ▶ 《史记‧春申君列传》: “ 秦 楚 合而为一以临 韩 , 韩 必敛手。” ▶ 《后汉书‧虞延传》: “帝知 延 不私, 谓 成 曰: ‘汝犯王法, 身自取之!’呵使速去, 后数日伏诛。 于是外戚敛手, 莫敢干法。” ▶ 宋 王谠 《唐语林‧方正》: “ 韦澳 为京兆尹, 豪右敛手。” 2. 拱手。 表示恭敬。 ▶ 《世说新语‧贤媛》“ 桓宣武 平 蜀 , 以 李势 妹为妾” 南朝 梁 刘孝标 注引《妒记》: “﹝郡主﹞见 李 在窗梳头, 姿貌端丽, 徐徐结发, 敛手向主, 神色闲正, 辞甚凄惋。” ▶ 五代 和凝 《江城子》词: “含笑整衣开绣户, 斜敛手, 下阶迎。” ▶ 《林则徐日记‧道光十九年七月二十六日》: “惜夷服太觉不类……帽里每藏汗巾数条, 见所尊者则摘帽敛手为礼。”
- 敛思 犹凝思。 ▶ 南朝 梁 陶弘景 《答释昙鸾书》: “正尔整拂藤蒲, 具陈花水, 端襟敛思, 伫聆警锡也。” ▶ 明 皇甫汸 《感别赋》: “情生文以叙离, 词因情而敛思。”
- 敛手屏足 缩手止步。形容不敢妄为。
- 敛态 端正容态。 ▶ 唐 王琚 《美女篇》: “须臾破颜倏敛态, 一悲一喜并相宜。” ▶ 唐 权德舆 《杂兴》诗之三: “含羞敛态劝君住, 更奏新声刮骨盐。” ▶ 前蜀 魏承班 《菩萨蛮》词: “翠翘云鬓, 敛态弹金凤。” ▶ 宋 孙光宪 《生查子》词之三: “永巷寂无人, 敛态愁堪绝。”
- 敛手待毙 又作:束手待毙。
- 敛心 收心。 把放纵散漫的心思收起来。 ▶ 清 黄鷟来 《和陶饮酒》之十八: “伏处念王风, 敛心委静默。” ▶ 吕徵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附录《禅宗》: “不一定要静坐敛心才算禅, 就在平常的动作云谓里, 都可以和禅打成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