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机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放大机
- 拼音:fàng dà jī
- 注音:ㄈㄤˋ ㄉㄚˋ ㄐㄧ
词语解释
将照相底片放成大照片的光学器具。由灯室、片夹、镜头、底板及调焦系统等组成。分直立式、侧卧式以及聚光式、散光式、半聚光式等类型。
- 大机 1. 事物变化的枢要、关键。 ▶ 《三国志‧魏志‧武帝纪》: “公以至弱当至强, 若不能制, 必为所乘, 是天下之大机也。” ▶ 明 刘基 《春秋明经‧楚人伐郑公子遂会晋人云云救郑楚子使椒来聘》: “此夷夏盛衰之大机也。” 2. 国家的机要事务。 ▶ 《新唐书‧权德舆传》: “帝又自用 李绛 参赞大机。” 3. 佛教语。 真谛, 精义。 ▶ 《古尊宿语录》卷十九: “出门弟子八十有四人, 其角立者, 唯 百丈海 得其大机。” ▶ 宋 陆游 《次韵和杨伯子主簿见赠》: “大机大用君已传, 那遣老夫安注脚。” ▶ 明 陈恭尹 《立秋日送雪樵和尚开法曹溪》诗: “ 济 上家风得大机, 白雪高坐见人稀。”
- 放大 fàngdà使图像、声音、功能等变大:~镜ㄧ~器ㄧ~照片。
- 放大器 fàngdàqì①能把输入讯号的电压或功率放大的无线电装置,由电子管或晶体管、电源变压器和其他电器元件组成。用在通讯、广播、雷达、电视、自动控制等各种装置中。②画图的时候,放大或缩小图形的用具。也叫放大尺。
- 放大定 见“ 放定 ”。
- 放大炮 1. 比喻说大话。 ▶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二章: “你为啥不和 郭主任 商量商量, 在县里放大炮呢?” 2. 比喻发出猛烈抨击的言论。
- 放大纸 fàngdàzhǐ放大相片的感光纸,上面涂有卤化银乳剂,感光程度比印相纸高。
- 放大镜 fàngdàjìng凸透镜的通称。
- 放大率 放大率拼音:fàng dà shuài 注音:ㄈㄤˋ ㄉㄚˋ ㄕㄨㄞˋ 词语解释 表示实物经光学仪器所成的像的放大倍数。是一纯数。单个透镜成像时,像长与物长之比叫做“线放大率”,也等于像距u与物距v之比,即k=uv。像对眼睛所张视角与直接用眼观察物体时的视角之比叫做“角放大率”。把凸透镜用作放大镜时,角放大率m等于明视距离25厘米与凸透镜焦距f之比,即m=25f。显微镜的视角放大率等于物镜线放大率和目镜角放大率的乘积。
- 放夜 旧时都城有夜禁, 街道断绝通行。 ▶ 唐 代起正月十五夜前后各一日暂时弛禁, 准许百姓夜行, 称为“放夜”。 ▶ 宋 高承 《事物纪原‧岁时风俗‧放夜》: “ 唐 睿宗 先天 二年正月望, 初弛门禁; 玄宗 天宝 六年正月十八日, 诏重门夜开, 以达阳气; 朱梁 开平 中, 诏开坊门三夜…… 太平 兴国 六年, 敕然灯放夜为著令。” ▶ 宋 周邦彦 《解语花‧元宵》词: “因念都城放夜, 望千门如昼, 嬉笑游冶。” ▶ 清 黄景仁 《元夜独坐偶成》诗: “云知放夜开千叠, 月为愁心晕一层。”
- 放失 1. 失, 通“ 佚 ”。 散失。 ▶ 《史记‧太史公自序》: “网罗天下放失旧闻。” ▶ 《淮南子‧时则训》: “牛马畜兽有放失者, 取之不诘。” ▶ 宋 苏籀 《栾城先生遗言》: “公常云: 在朝所见, 朝廷遗老数人而已……予幸获与之周旋, 听其诵说, 放失旧闻, 多得其详实。” 2. 失, 通“ 佚 ”。 指散失的事物。 ▶ 明 李东阳 《<黎文僖公集>序》: “﹝ 东阳 ﹞非徒学力未至, 而才不称事……又不能蒐采放失, 俾无遗憾, 谨序次其所仅存者。”参见“ 放佚 ”。 3. 失, 通“ 佚 ”。 放纵不受约束。 ▶ 汉 王充 《论衡‧程材》: “阿意苟取容幸, 将欲放失, 低嘿不言者, 率多文吏。” ▶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下: “事事去学存此天理, 则此心更无放失时。”参见“ 放佚 ”。
- 放声 fàngshēng放开喉咙出声:~痛哭ㄧ~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