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像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见“ 放象 ”。
- 像 xiàng ㄒㄧㄤˋ1)相似:好~。相(xiāng)~。~生(a.仿天...
- 放像机 fàngxiàngjī只能用来放录像带而不能录像的机器。
- 放偷 金 元 时农历正月十六日不禁偷窃谓之“放偷”。 ▶ 宋 文惟简 《虏廷事实》: “虏中每至正月十六日夜, 谓之放偷。 俗以为常, 官亦不能禁。 其日夜人家若不畏谨, 则衣裳、器用、鞍马、车乘之属为人窃去。 隔三两日间, 主人知其所在, 则以酒食钱物赎之, 方得原物。” ▶ 明 郎瑛 《七修类稿‧事物五‧放偷》: “ 金 与 元 国俗, 正月十六日谓之放偷。 是日, 各家皆严备, 遇偷至, 则笑遣之;虽妻女、车马、宝货为人所窃, 皆不加罪。 闻今 扬州 尚然。”
- 放僻邪侈 见“放辟邪侈”。
- 放停 予以释放, 停止服刑。 ▶ 宋 苏轼 《奏为法外刺配罪人待罪状》: “ 巽 先充书手, 因受赃虚消税赋, 刺配本州牢城, 寻即用幸计构胥吏医人托患放停。 又为诈将产业重叠当出官盐, 刺配 滁州 牢城, 依前托患放停归乡。” ▶ 宋 刘昌诗 《芦蒲笔记‧卞氏二牒》: “宣徽院押到殿前承旨 卞居让 , 宿患瘫风病, 翰林院著医官 裴裔 看验, 久远不堪医治, 引见奉圣旨放停, 送宣徽院者。”
- 放光 1. 放射光芒。 ▶ 唐 白居易 《池上早春即事招梦得》诗: “云破山呈色, 冰融水放光。” ▶ 宋 苏轼 《戏赠虔州慈云寺鉴老》诗: “窗间但见蝇钻纸, 门外唯闻佛放光。” ▶ 王文诰 辑注: “《传灯录》: ‘佛虽不圣, 且能放光。 ’” 茅盾 《子夜》一: “ 吴老太爷 的残馀生命力似乎又复旺炽了, 他的老眼闪闪地放光。” 2. 指银子。 ▶ 《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 “来往的都是大头儿, 要十两放光才宿一夜哩。” ▶ 明 冯梦龙 《山歌‧烧香娘娘》: “算来要费介二钱个放光。”
- 放假 fàng jià在规定的日期停止工作或学习:放了三天假ㄧ国庆节~两天。
- 放免 1. 释放, 赦免。 ▶ 《宋史‧太祖纪二》: “﹝ 开宝 四年三月﹞丙申, 诏: 广南 有买人男女为奴婢转佣利者, 并放免。” ▶ 元 关汉卿 《蝴蝶梦》第三摺: “将两个哥哥放免, 把第三的孩儿推转。” 2. 豁免, 免除。 ▶ 宋 高承 《事物纪原‧治理政体‧放房钱》: “﹝ 大中祥符 ﹞七年二月, 诏: 贫民住官舍者, 遇冬正、寒食免僦直三日。 此节日放免之始也。”
- 放债 fàng zhài借钱给人收取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