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支离离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谓语言散乱。
▶ 郭沫若 《我的童年》第三篇六: “父母盘问他们, 他们是在什么地方和我分手的?骇昏了的两位老头子支支离离地答应不出一个所以然。”
▶ 郭沫若 《集外‧反响之反响》: “原文一句半所表示的意义, 异常明了简赅, 而英文支支离离地译成五句。”
- 支支 1. 象声词。 现多写作“吱吱”。 &nb...
- 离离 1. 盛多貌。 ...
- 支离 zhīlí①分散;残缺:~破碎。②(语言文字)烦琐而凌乱:~错乱,不成文理。
- 支支 1. 象声词。 现多写作“吱吱”。 ▶ 元 范康 《竹叶舟》第一摺: “我每日诵经到晚, 肚里常是饿的支支叫哩。” ▶ 《儒林外史》第十五回: “晚间果然烧起一炉火来, 把罐子顿上, 那火支支的响了一阵, 取罐倾了出来, 竟是一锭细丝纹银。” 2. 形容词后缀。 ▶ 《老残游记》第二十回: “ 老残 倾出来看看, 有点像乳香的样子, 颜色黑黯;闻了闻, 像似臭支支的。”
- 黄离离 形容黄而繁茂。 ▶ 宋 王安石 《食黍行》: “谓言黍熟同一炊, 欻见陇上黄离离。”
- 支离叟 1. 指 支离疏 。 ▶ 宋 刘克庄 《最高楼‧乙卯生日》词: “此生惭愧 支离叟 , 何功消受水衡钱。”参见“ 支离疏 ”。 2. 松的别称。 ▶ 元 陆友 《研北杂志》卷下: “﹝ 鲜于枢 ﹞于废圃中得怪松一株, 移植所居旁, 名之曰 支离叟 。”亦省作“ 支离 ”。 ▶ 清 施闰章 《慈仁寺松》诗: “ 支离 尔何意, 不厌卧 长安 。”
- 支离疏 亦省作“ 支离 ”。 《庄子》寓言人物。 肢体畸形, 于世无补, 而坐受赈济。 ▶ 《庄子‧人间世》: “ 支离疏者 , 颐隐于脐, 肩高于顶, 会撮指天, 五管在上, 两髀为胁。 挫针治繲, 足以糊口;鼓厕播精, 足以食十人。 上徵武士, 则 支离 攘臂而游于其间;上有大役, 则 支离 以有常疾不受功;上与病者粟, 则受三锺与十束薪。” ▶ 唐 权德舆 《古人名诗》: “从此 直不疑 , 支离疏 世事。” ▶ 宋 黄庭坚 《次韵师厚病间》之三: “古来 支离疏 , 粟帛王所仁。”
- 支离益 《庄子》寓言人物。 ▶ 朱泙漫 从之学屠龙。 ▶ 《庄子‧列御寇》: “ 朱泙漫 学屠龙于 支离益 , 单千金之家, 三年技成而无所用其巧。”单, 通“ 殚 ”。 后亦省称“ 支离 ”。 ▶ 《后汉书‧张衡传》: “深厉浅揭, 随时为义, 曾何贪于 支离 , 而习其孤技邪?” 晋 张协 《七命》: “尔乃命 支离 , 飞霜锷, 红肌绮散, 素肤雪落。”
- 各支支 象声词。 形容挣扯、断折等声音。 ▶ 元 无名氏 《杀狗劝夫》第一摺: “还家去怒生嗔, 只待要各支支拷二百粗荆根。” ▶ 元 白朴 《梧桐雨》第三摺: “把死限俄延了多半霎, 生各支勒杀, 陈玄礼 闹交加。”
- 咯支支 象声词。 ▶ 《封神演义》第七四回: “这一个恶狠狠圆睁二目, 那一个咯支支咬碎银牙。”
- 憋支支 烦躁气恼貌。 ▶ 元 纪君祥 《赵氏孤儿》第四摺: “憋支支恶心烦, 勃腾腾生忿怒。”
- 扢支支 见“ 扢支 ”。
- 格支支 象声词。 ▶ 《金瓶梅词话》第五九回: “灌下药去, 也不受, 还吐出来了, 只是把眼合着, 口中咬的牙格支支响。” ▶ 清 洪升 《长生殿‧觅魂》: “扑剌剌生分开交颈鸳, 格支支轻撏扯并蒂莲。” ▶ 《花城》1981年第1期: “由于年久失修, 地板弓起, 踩上去格支支发响。”
- 烟支支 没精打采的样子。 ▶ 元 高文秀 《黑旋风》第三摺: “他烟支支的撒滞殢, 涎邓邓相调戏。”
- 百支支 形容话多。 ▶ 清 洪升 《长生殿‧弹词》: “弛了朝纲, 占了情场, 百支支写不了风流帐。” ▶ 徐朔方 校注: “百支支, 形容话儿多。”
- 纥支支 形容坚韧。 ▶ 元 王仲文 《救孝子》第二摺: “硬邦邦的竹签着指痕, 纥支支的麻绳箍脑门。”
- 离离亮亮 方言。 犹言清爽舒服。 ▶ 《白雪遗音‧银纽丝‧婆媳顶嘴》: “离离亮亮的过两年, 爱吃我就吃, 爱喝我就喝。”
- 离离光光 方言。 目光呆滞。 ▶ 老舍 《蛤藻集‧且说屋里》: “他的带烟气的脸上露出青筋, 离离光光的眼睛放出一些浮光。” ▶ 老舍 《四世同堂》六三: “她的大眼睛已不那么水灵了, 而是离离光光的, 像走迷了路那样。”
- 离离拉拉 方言。 犹稀稀拉拉。 ▶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十二: “男子和女人, 三个一夥, 五个一群, 离离拉拉地来啦, 站成一圈。” ▶ 李古北 《农村奇事》: “人们牵着牲口离离拉拉从南场里出发了。”
- 离离矗矗 浓密挺拔貌。
- 离离蔚蔚 草木茂盛郁勃貌。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江水二》: “林木萧森, 离离蔚蔚, 乃在霞气之表。” ▶ 清 冯桂芬 《潘顺之吉士岱顶看云图序》: “蹑履而上, 群峰四环, 离离蔚蔚, 乃在霞气之表, 隐隐辚辚, 时露翠微之径。”
- 支离破碎 zhī lí pò suì 【解释】形容事物零散破碎,不完整。【示例】我们不要把文章分析得~。【拼音码】zlps【灯谜面】十石【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贬义【英文】broken up
- 漫漶支离 模糊残缺。 ▶ 明 宋濂 《龙门子凝道记下‧段干微》: “曰: ‘ 金溪 之学何如?’曰: ‘学不论心久矣, 陆氏 兄弟卓然有见于此, 亦人豪哉……故登其门者, 类皆紧峭英迈而无漫漶支离之病, 惜乎力行功加而致知道阙, 或者不无憾也。 ’”
- 病骨支离 bìng gǔ zhī lí 【解释】支离:残缺不全,引申为衰残瘦弱的样子。形容病者体瘦骨露,衰弱无力,憔悴不堪【出处】宋·陆游《病起书怀》:“病骨支离纱帽宽。”【拼音码】bgzl【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