擒生踏伏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生擒敌人, 搜查伏兵。
▶ 《新五代史‧唐臣传‧安金全》: “ 安金全 , 代北 人也。 为人骁果, 工骑射, 号能擒生踏伏。”
- 擒生 活捉敌人。 ▶ 唐 戎昱 《从军行》: ...
- 踏伏 亦作“蹋伏”。 1. 搜索敌人...
- 擒生 活捉敌人。 ▶ 唐 戎昱 《从军行》: “擒生 黑山 北, 杀敌黄云西。” ▶ 唐 张仲素 《塞下曲》之三: “功名耻计擒生数, 直斩 楼兰 报国恩。” ▶ 清 吴伟业 《雪中遇猎》诗: “少年家住 贺兰山 , 碛里擒生夜往还。”
- 踏伏 亦作“蹋伏”。 1. 搜索敌人的伏兵。 ▶ 《南齐书‧曹虎传》: “ 虎 令辅国将军 朱公恩 领骑百匹及前行踏伏, 值贼游军, 因合战破之。” ▶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喜兆》: “ 淮西 用兵时, 刘沔 为小将, 军头颇易之, 每捉生踏伏, 沔 必在数, 前后重创, 将死数四。” 2. 倚伏。 ▶ 《西游记》第十回: “君臣两个对弈此棋, 正下到午时三刻, 一盘残局未终, 魏徵 忽然踏伏在案边, 鼾鼾盹睡。” ▶ 《西游记》第三五回: “独自个坐在洞中, 蹋伏在那石案之上, 将宝剑斜倚案边, 把扇子插于肩后, 昏昏默睡着了。”
- 擒纵 1. 捉住与释放。 ▶ 唐 李邕 《斗鸭赋》: “集如异国之同盟, 散若诸侯之背约。 迭如擒纵, 更相触搏。” 2. 喻事之严宽缓急。 ▶ 唐 元稹 《唐故开府上柱国南阳郡王赠某官碑文铭》: “少学读经史子, 至古今成败之言, 尤所穷究, 遂贯穿于神枢鬼藏之间, 而尽得擒纵弛张之术矣!”
- 擒纵机构 qínzòng jīgòu(1)[escapement]∶钢琴机械装置中的一种机构,它使音锤在敲打后回弹(2)[lift]∶计时器(钟、表)中发生棘轮齿将冲力传至棘爪的擒纵作用部分
- 擒治 逮捕法办。 ▶ 明 田艺蘅 《留青日札‧沈万山秀》: “一进士用金一万三千两买选吏部考功主事, 时人号之曰 沈万三 官, 卒为科道所劾, 以此形之奏章, 遂命锦衣擒治削籍。” ▶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庶政‧访拿蠹棍》: “欲其擒治, 亦必如前法。”
- 擒纵自如 擒纵自如 基本解释:擒:捉住;纵:放。捕捉、释放都随心所欲。比喻完全控制了局势。
- 擒绑 捕捉捆绑。 ▶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五: “乘各官上抚院衙门, 蜂拥擒绑胁从。”
- 擒获 qínhuò捉住;抓获:~歹徒。
- 擒捽 捉拿, 逮捕。 ▶ 宋 叶适 《温州州学会拜》: “今州郡不得与国拟, 太守盖乡大夫之任也, 然皆以钱谷、刑狱、搏击、擒捽为职, 不复肯顾教化礼乐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