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手礼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见“ 执手 ”。
- 执手 1. 犹握手;拉手。 &nbs...
- 礼 (禮)lǐ ㄌㄧˇ1)社会生活中,由于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仪节:...
- 执手 1. 犹握手;拉手。 ▶ 《诗‧郑风‧遵大路》: “遵大路兮, 掺执子之手兮。” ▶ 郑玄 笺: “言执手者, 思望之甚也。” ▶ 宋 柳永 《雨霖铃》词: “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 凝噎。” ▶ 清 吴伟业 《别维夏》诗: “正逢漉酒登高会, 执手西风叹落晖。” 2. 亦称“ 执手礼 ”。 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相见时的一种礼节。 ▶ 《北史‧齐安德王延宗传》: “ 延宗 见士卒, 皆亲执手陈辞, 自称名, 流涕呜噎。” ▶ 《北史‧可朱浑元传》: “ 元 至, ﹝ 神武 ﹞引见执手。 后拜 并州 刺史。” ▶ 《辽史‧国语解》: “执手礼: 将帅有克敌功, 上亲执手慰劳;若将在军, 则遣人代行执手礼。 优遇之意。” 3. 犹拱手。 ▶ 《儿女英雄传》第十七回: “说罢, 便向姑娘执手鞠躬行了半礼。”
- 倒执手版 古代官员持手版以朝。倒执手版,谓惊惶失态。
- 执扭 坚持己见, 固执任性。 ▶ 郭沫若 《蔡文姬》第二幕: “不过 左贤王 也实在是太执扭了。”
- 执把 1. 拿着。 ▶ 《元典章‧兵部五‧围猎》: “ 汉 儿人执把弓箭围猎。” ▶ 《元典章新集‧刑部‧骗夺》: “悬带弓箭, 执把枪刀铁尺, 将路行客旅拦截。” 2. 把持;掌管。 ▶ 《元典章新集‧朝纲‧纪纲》: “﹝诸司﹞或为僧道护持, 或与权豪执把。” ▶ 《元代白话碑集录‧荥阳洞林圣旨碑四》: “属 雪堂 总统的 郑州 大觉禅寺 里住持的 玮长老 、 祥提点 、 福监寺 、 璨监寺 四个执把。”
- 执戟 秦 汉 时的宫廷侍卫官。 因值勤时手持戟, 故名。 ▶ 《史记‧滑稽列传》: “官不过侍郎, 位不过执戟。” ▶ 明 沈采 《千金记‧夜宴》: “我如今授你执戟郎官, 你权知职事, 待后有功, 重行升赏。” ▶ 清 龚自珍 《乞籴保阳》诗: “掌故二百年, 身先执戟老。”
- 执抝 执抝(執抝)拼音:zhí ǎo 注音:ㄓㄧˊ ㄠˇ 词语解释见“ 执拗 ”。
- 执意不从 执意不从拼音:zhí yì bù cóng 注音:ㄓㄧˊ ㄧˋ ㄅㄨˋ ㄘㄨㄙˊ 成语解释执意不从【拼音】:zhí yì bù cóng【解释】:执:坚持;意:意见;从:依从。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肯依从别人的意见。【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你若执意不从,惹他性起,一时翻过脸来,骂一顿,打一顿,你待走上天去。”【示例】:你们想明天就是交易的日期,劝他等一天,他一定不肯,再四相留,他~。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回
- 执披 古代丧仪, 殡时于棺之两侧系披, 使人夹柩车秉持而行, 以防路险倾覆。 ▶ 《周礼‧夏官‧司士》: “大丧, 作士掌事, 作六军之事执披。” ▶ 郑玄 注: “披, 柩车行所以披持棺者。 有纽以结之, 谓之戴。 ▶ 郑司农 云: ‘披者, 扶持棺险者也。 ’” 贾公彦 疏: “ 先郑 意蜃车行, 恐逢道险者有倾覆, 故云扶持棺险也。”
- 执意 zhíyì坚持自己的意见:~要去丨~不肯。
- 执抶 谓持鞭督责。 语本《左传‧襄公十七年》: “ 子罕 闻之, 亲执扑, 以行筑者, 而抶其不勉者。” ▶ 清 钱谦益 《戏为拂水筑台歌赠嘉定夏生华甫》: “不烦执抶争用命, 日旰奋迅逾亭午。”
- 执怨 抱怨, 结怨。 ▶ 陈残云 《山谷风烟》第四章: “你莫听人家的闲话, 便是大娘往日不会做人, 亏待了你, 也莫执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