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山闷海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chóu shān mèn hǎi
【解释】忧愁如山,苦闷似海。形容愁闷像山一样大,像海一样深
【出处】元·无名氏《争报恩》第二折:“俺又不曾弄月嘲风,怎揽下这场愁山闷海。”
【拼音码】csmh
【用法】联合式;作宾语;含贬义
- 愁 chóu ㄔㄡˊ1)忧虑:忧~。~苦。~楚。~烦。~虑。~郁。~闷。~...
- 山 shān ㄕㄢˉ1)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土~。~崖。~峦。~川。~路...
- 闷 (悶)mèn ㄇㄣˋ1)心烦,不舒畅:愁~。沉~。郁~。~懑。~~不乐...
- 海 hǎi ㄏㄞˇ1)靠近大陆,比洋小的水域:~洋。~域。~拔。~疆。~内...
- 愁布袋 喻招惹忧烦的事情。 ▶ 元 纪君祥 《赵氏孤儿》第二摺: “老宰辅, 你好好的在家, 我 程婴 不识进退, 平白地将着这愁布袋连累你老宰辅。” ▶ 《二刻拍案惊奇》卷五: “别人做了歹事, 把个愁布袋丢在这里, 替他顶死不成?”
- 愁寂 忧愁寂寞。 ▶ 唐 杜甫 《八哀诗‧故司徒李公光弼》: “胡骑攻吾城, 愁寂意不惬。” ▶ 宋 晏几道 《六幺令》词: “尽堪愁寂。 花时往事, 更有多情个人忆。” ▶ 明 李沛 《甲午立春》诗: “饥寒与衰谢, 愁寂 楚 江滨。” ▶ 清 黄景仁 《晓起》诗: “眼看时节改, 愁寂感秋蓬。”
- 愁心 1. 心里忧愁。 ▶ 《墨子‧所染》: “不能为君者, 伤形费神, 愁心劳意。” 2. 忧愁之心。 ▶ 南朝 宋 颜延之 《秋胡诗》: “明发动愁心, 闺中起长叹。” ▶ 宋 汪元量 《莺啼序‧重过金陵》词: “听楼头哀笳怨角, 未把酒愁心先醉。” ▶ 明 金絅 《踏莎行》词: “翠竹檐前, 碧蕉丛里, 秋声斗合愁心碎。” ▶ 姚雪垠 《言志篇》: “雄关屡战愁心少, 苦战时经快意多。”
- 愁容 chóuróng发愁的面容:面带~。
- 愁忧 忧愁。 ▶ 《晏子春秋‧谏下十四》: “是生者愁忧不得安处, 死者离易不得合骨。” ▶ 《百喻经‧共相怨害喻》: “昔有一人, 共他相瞋, 愁忧不乐。” ▶ 宋 曾巩 《永兴尉章佑妻夫人张氏墓志铭》: “所以居流离颠顿之间, 而不为悲哀愁忧乱其志也。”
- 愁客 指旅人。 旅人多乡愁, 故称。 ▶ 唐 王昌龄 《潞府客亭寄崔凤童》诗: “秋月对愁客, 山钟摇暮天。” ▶ 唐 孟郊 《春愁》诗: “春物与愁客, 遇时各有违。”
- 愁怀 chóuhuái愁苦的情怀:一腔~。
- 愁妇草 即相思草。 ▶ 《太平广记》卷四○八引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 “ 秦 赵 间有相思草, 状若石竹, 而节节相续。 一名断肠草, 又名愁妇草, 亦名孀草, 又呼为寡妇莎, 盖相思之流也。”参见“ 相思草 ”。
- 愁怅 忧伤惆怅。 ▶ 姚雪垠 《长夜》三七: “算啦, 别为这一支枪纳闷愁怅的。 我有办法给你弄一根, 包在我身上。”
- 愁多夜长 chóu duō yè cháng 【解释】因心情愁闷而夜不成寐,感到时光悠长难遣。【出处】《古诗十九首》:“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慓!愁多知夜长,仰观众星列。”宋·华岳《翠微南征录·秋意次项子礼韵》:“诗尽时尤阔,愁多夜更长。”【拼音码】cdy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