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子知我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惠子指惠施,战国宋人,在先秦诸子中属名家,为庄周契友。惠死后,庄周过其墓,曾借匠石斫垩的寓言,感慨“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见《庄子·徐无鬼》。后因以“惠子知我”喻朋友相知之深。
- 惠 huì ㄏㄨㄟˋ1)恩,好处:恩~。~泽。~和。~爱。~握(恩惠深厚)...
- 子 zǐ ㄗˇ1)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
- 知我 1. 深切了解我。  ...
- 鲍子知我 《史记·管晏列传》:“管仲曰:‘吾始困时,当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於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后以“鲍子知我”谓彼此相互了解而情谊深切。
- 知我 1. 深切了解我。 ▶ 《诗‧王风‧黍离》: “知我者, 谓我心忧;不知我者, 谓我何求。” ▶ 《史记‧管晏列传》: “ 管仲 曰: ‘吾始困时, 尝与 鲍叔 贾, 分财利多自与, 鲍叔 不以我为贪……生我者父母, 知我者 鲍子 也。 ’”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赏誉》: “ 王长史 云: ‘ 刘尹 知我, 胜我自知。 ’” 宋 苏轼 《观鱼台》诗: “若信万殊归一理, 子今知我我知鱼。” 2. 器重我。 ▶ 《史记‧刺客列传》: “﹝ 豫让 ﹞去而事 智伯 , 智伯 尊宠之……﹝ 豫让 ﹞曰: ‘嗟呼!士为知己者死, 女为说己者容。 今 智伯 知我, 我必为报雠而死, 以报 智伯 , 则吾魂魄不愧矣。 ’”
- 知我罪我 zhī wǒ zuì wǒ 【解释】形容别人对自己的毁誉。【出处】《孟子·滕文公下》:“《春秋》,天子之事也。是故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拼音码】zwzf【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形容别人对自己的毁誉
- 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tiān zhī dì zhī nǐ zhī wǒ zhī[nobody knows except you and I] 天地间只有你我两人才知道这个秘密,不能对别人说
- 惠存 huìcún敬辞,请保存(多用于送人相片、书籍等纪念品时所题的上款)。
- 惠子善譬 惠子善譬 基本解释:把别人的长处看作短处,强迫别人改变。
- 惠安 以仁德安抚。 ▶ 《宋史‧哲宗纪一》: “其申谕中外, 协心奉令, 以称先帝惠安元元之意。”
- 惠好 恩爱;友好。 语本《诗‧邶风‧北风》: “惠而好我, 携手同行。” ▶ 毛 传: “惠, 爱也。” ▶ 唐 张潮 《长干行》: “妾本富家女, 与君为偶匹, 惠好一何深, 中门不曾出。” ▶ 宋 梅尧臣 《胡武平遗牡丹一盘》诗: “虽无向时乐, 惠好仍有加。” ▶ 明 陈子龙 《吴兴道中》诗: “惠好迟佳人, 长缨聊可濯。”
- 惠山 惠山 基本解释:又称“慧山”。在江苏省无锡市西郊。江南名山之一。山有九峰,主峰海拔3289米。有惠山寺、唐宋经幢、寄畅园、竹炉山房及惠山泉(天下第二泉)等名胜古迹。1958年开凿映山湖,把惠山和锡山联在一起,辟为锡惠公园。
- 惠声 仁声;美誉。 ▶ 晋 潘岳 《西征赋》: “越 安陵 而无讥, 谅惠声之寂寞。” ▶ 唐 韦承庆 《重上直言谏东宫启》: “惠声溢于远近, 仁风翔于内外。” ▶ 明 汪道昆 《五湖游》: “定 三吴 , 霸业收;操七策, 惠声流。”
- 惠崇春江晓景 惠崇春江晓景 基本解释:诗篇名。北宋苏轼作。共二首,第一首尤为有名,全文为:“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用传神的诗笔再现了画僧惠崇的春江晓景图,为题画诗中的佳作。其中第二句揭示了客观事物的变迁必然有其预兆,历来被人引用。
- 惠州 huìzhōu[Huizhou] 广东省县级市及专区政府所在地。位于广东省中南部,在广州东120公里,面积419平方公里。是东江流域物资集散地
- 惠君 仁厚爱民之君。 ▶ 《诗‧大雅‧桑柔》: “维此惠君, 民人所瞻。” ▶ 郑玄 笺: “维至德顺民之君为百姓所瞻仰者。” ▶ 《淮南子‧泰族训》: “ 汤 放 桀 , 武王 诛 纣 , 以为天下去残除贼, 可谓惠君。” ▶ 三国 魏 曹植 《文帝诔》: “家佩惠君, 户蒙慈父。 图致太和, 洽德全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