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首吴阙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又作:悬门抉目。
- 悬首 xuánshǒu[hang a penson's head up] 悬...
- 吴 wú ㄨˊ1)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后扩展至淮...
- 阙 (闕)què ㄑㄩㄝˋ1)皇宫门前两边供瞭望的楼:宫~。2)皇帝居处,...
- 悬首 xuánshǒu[hang a penson's head up] 悬挂头颅悬首藁街。――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
- 悬驼就石 xuán tuó jiù shí 【解释】比喻用力多,得益少。【出处】《法苑珠林》卷六六记载:有人得到一匹死骆驼,剥皮嫌刀钝。楼上有块磨刀石,于是上楼磨刀,下楼剥皮,上下往返,十分费事。【拼音码】xtjs
- 悬鱼 1. 上钩的鱼。 ▶ 晋 葛洪 《抱朴子‧广譬》: “悬鱼惑于芳饵, 槛虎死于笼狐。” ▶ 明 朱鼎 《玉镜台记‧苏狱》: “多病多愁减带围, 困累累命若悬鱼。” 2. 《后汉书‧羊续传》: “府丞尝献其生鱼, 续 受而悬于庭;丞后又进之, 续 乃出前所悬者以杜其意。”后以“悬鱼”指为官清廉。 ▶ 《晋书‧姚兴载记下》: “然明不照下, 弗感悬鱼。” ▶ 宋 徐积《和路朝奉所居》之六: “爱士主人新置榻, 清身太守旧悬鱼。” ▶ 清 汤璥 《<交翠轩笔记>后序》: “ 南阳 悬鱼之庭, 卷不离手; 魏郡 课树之暇, 目以代耕。”亦作“ 悬枯 ”、“ 悬枯鱼 ”。 ▶ 《陈书‧宗元饶传》: “求粟不猒, 愧 王沉 之出赈;徵鱼无限, 异 羊续 之悬枯。” ▶ 清 宋琬《送别俞眉仙归新安》诗: “郭外行春策病马, 壁间退食悬枯鱼。” 3. 佩带鱼符或鱼袋。 ▶ 《辽史‧礼志一》: “皇帝服金文金冠, 白绫袍, 绛带, 悬鱼。” ▶ 明 梅鼎祚 《玉合记‧宸游》: “只今画裤悬鱼, 朱扉施马。” 4. 铃柄上的鱼形饰物。 ▶ 《太平御览》卷三三八引 汉 应劭 《风俗通》: “铃柄施悬鱼。 鱼者, 欲君臣沉静如鱼之入水, 不可复得闻见耳。” 5. 即鱼板。 悬于寺院中的鱼形之板, 击之以报事。 ▶ 明 唐寅 《题自画水山》诗: “乱山杂云晓葱茏, 遥见悬鱼是梵宫。”
- 悬饮 中医病名。 指水液停留于两胁的水饮病。 症状为一侧或两侧胸腔积水, 胁肋胀满, 气短息促, 咳吐疼痛。 类似渗出性胸膜炎等病患。 ▶ 《医宗金鉴‧张仲景<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 “其人素盛今瘦, 水走肠间, 沥沥有声, 谓之痰饮;饮后水流在胁下, 咳吐引痛, 谓之悬饮。”
- 悬鹄 挂着的箭靶。 比喻指定的目标。 语本《周礼‧天官‧司裘》: “王大射, 则共虎侯、熊侯、豹侯, 设其鹄。” ▶ 郭沫若 《羽书集‧先乱后治的精神》: “大家都有一个相当高的悬鹄, 对于现状颇难满足。”
- 悬飞 悬空飞翔。 ▶ 南朝 梁 沈约 《咏湖中雁》: “悬飞竟不下, 乱起未成行。”
- 悬鹑 鹌鹑毛斑尾秃, 似披敝衣, 因以“悬鹑”比喻衣服破烂。 ▶ 唐 白行简 《李娃传》: “被布裘, 裘有百结, 滥缕如悬鹑。” ▶ 清 陈梦雷 《赠臬宪于公》诗: “花深时伏雉, 釜冷尚悬鹑。” ▶ 清 谭嗣同 《仁学》一: “各遂其生, 各均其利, 杼轴繁而悬鹑之衣绝, 工作盛而仰屋之叹消。”参见“ 悬鹑百结 ”。
- 悬风槌 嘲笑人坐着瞌睡的东倒西歪之状。 ▶ 《南史‧到溉传》: “ 溉 特被 武帝 赏接, 每与对棋, 从夕达旦。 或复失寝, 加以低睡, 帝诗嘲之曰: ‘状若丧家狗, 又似悬风槌。 ’”
- 悬鹑百结 xuán chún bǎi jié 【解释】鹌鹑的羽毛又短又花,因以悬鹑比喻破烂的衣服。形容破烂,补钉很多。【出处】北周·庾信《拟连珠》:“盖闻悬鹑百结,知命不忧。”【拼音码】xcbj【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 悬额 悬挂匾额。 ▶ 清 黄轩祖 《游梁琐记‧吴翠凤》: “邑令敬其节操, 为悬额题旌, 并佽助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