恧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nǜ ㄋㄩˋ
1)惭愧:愧~。
- 恧怩 惭愧忸怩。 ▶ 南朝 宋 鲍照 《代贫贱愁苦行》: “贫年忘日时, 黯颜就人惜;俄顷不相酬, 恧怩面已赤。”
- 恦 shàng ㄕㄤˋ1)念。
- 恧恧 惭愧貌。 ▶ 《三国志‧魏志‧邴原传》“ 太祖 征 吴 , 原 从行” 裴松之 注引《邴原别传》: “子弱不才, 惧其难正, 贪欲相屈, 以匡励之。 虽云利贤, 能不恧恧!”
- 恥 chǐ ㄔˇ1)同“耻”。
- 恧步 惶愧却步。 ▶ 唐 李峤 《与雍州崔录事司马录事书》: “鉴 淄水 而惭容, 遵 寿陵 而恧步。”
- 恤顾 怜爱照顾。 ▶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颜氏》: “生叔兄尚在, 见两弟如冠玉, 甚喜, 晨夕恤顾之。”
- 恧然 惭愧貌。 ▶ 汉 桓宽 《盐铁论‧杂论》: “ 桑大夫 据当世, 合时变, 推道术, 尚权利, 辟略小辩, 虽非正法, 然巨儒宿学, 恧然不能自解, 可谓博物通士矣。” ▶ 《三国志‧吴志‧周瑜传》: “今二君勤勤援引 汉高 河山之誓, 孤用恧然。” ▶ 《旧唐书‧白居易传》: “日者闻亲友间说, 礼、吏部举选人, 多以仆私试赋判为准的。 其馀诗句, 亦往往在人口中。 仆恧然自愧, 不之信也。” ▶ 洪深 《申屠氏》第五本: “ 吴用 ……不觉夸口道: ‘大哥铁骨钢筋, 须在一刀一枪寻出路, 不可酒色。 ’ 方六一 听了恧然。”
- 恤隐 谓怜悯百姓的穷苦。 ▶ 《晋书‧夏侯湛传》: “﹝ 湛 ﹞出为 野王 令。 以恤隐为急, 而缓于公调。” ▶ 唐 白居易 《奉敕试制书诏批答诗等‧与崇文诏》: “宣朕恤隐之心, 慰彼黎庶。”
- 恧缩 1. 惭愧而畏缩。 ▶ 《新唐书‧李石传》: “ 石 徐谓曰: ‘乱京师者 训 注 也, 然其进, 孰为之先?’ 士良 等恧缩不得对。” 2. 犹忸怩。 ▶ 清 黄宗羲 《胡子藏院本序》: “余外舅 叶六桐 先生, 工于填词, 尝言语入要紧处, 不可著一毫脂粉, 越俗, 越家常, 越警醒。 若于此一恧缩打扮, 便涉分该婆婆, 犹作新妇少年, 正不入老眼也。”
- 恤闵 怜悯。 ▶ 《新唐书‧刘蕡传》: “故 僖 致诚而旱不害物, 文 无恤闵而变则成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