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拍拍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急拍拍
- 拼音:jí pāi pāi
- 注音:ㄐㄧˊ ㄆㄞ ㄆㄞ
词语解释
- ◎ 急拍拍 jípāipāi
- [in a hurry] 急忙
- 我急拍拍奔出第一栋红楼,冲向校门
- 拍拍 1. 象声词。 鼓翅起飞声。 ▶ 唐 韩愈 《病鸱》诗: “青泥掩两翅, 拍拍不得离。” ▶ 宋 梅尧臣 《和永叔雨中》: “锦鞍切莫九衢去, 拍拍一如鹅鸭池。” ▶ 宋 苏轼 《游桓山得泽字》诗: “春风在流水, 凫雁先拍拍。” ▶ 明 高启 《送徐七山人往蜀山书舍》诗: “溪晴雁拍拍, 村曙鸡胶胶。” 2. 象声词。 枪响声。 ▶ 《东北人民抗日歌谣选‧俏大姐》: “伸手举起小手枪, 叫声特务看我的。 只听拍拍两声响, 特务啃泥爬不起。” 3. 充满。 ▶ 宋 范成大 《玉楼春》词: “云横水绕芳尘陌, 一万重花春拍拍。” ▶ 宋 赵长卿 《虞美人‧江乡对景》词: “雨声破晓催行桨, 拍拍溪流长。” ▶ 金 元好问 《清平乐》词: “香团娇小, 拍拍春多少。”
- 稳拍拍 亦作“稳丕丕”。 稳稳地。 拍拍, 后缀, 无义。 ▶ 元 张国宾 《合汗衫》第二摺: “他可便那里怕人笑怕人骂, 只待要急煎煎挟橐携囊, 稳拍拍乘舟骗马。” ▶ 元 马致远 《黄粱梦》第四摺: “我这里稳丕丕土坑上迷颩没腾的坐。” ▶ 明 丘汝成 《端正好‧上太师》套曲: “文修武备, 日转迁阶, 稳拍拍的抚边庭把烟尘尽扫。”亦省作“ 稳拍 ”。 ▶ 元 无名氏 《黄花峪》第二摺: “俺这里敲中宰马, 做个庆喜的筵席, 你则待稳拍做筵席。”
- 软拍拍 十分松软的样子。 端木蕻良《朱刀子》: “这小兔羔子脸上像银子似的一样白, 全身软拍拍的, 脑袋挑在脖筋上。”
- 急拍繁弦 又作:急管繁弦。
- 劈劈拍拍 亦作“劈劈啪啪”。 象声词。 爆裂、拍打声。 ▶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回: “两个差人来, 拖了就走, 到得堂上, 不由分说的, 劈劈拍拍打了一百板。” ▶ 洪深 《香稻米》第一幕: “焚化纸锭元宝, 奠了酒, 那爆竹的声音劈劈拍拍的好不响亮。” ▶ 林建征 《莺歌海》: “模糊的天空劈劈啪啪地掉下铜钱大的雨点。”
- 急扯白脸 jíchěbáiliǎn[impatient;one's face turns red or pale with too much anxiety] 因为着急而脸上变色
- 急持 紧紧抱持。 ▶ 唐 沈既济 《任氏传》: “既从, 则捍御如初, 如是者数四。 ▶ 崟 乃悉力急持之。”
- 急手 1. 急速。 ▶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景宁寺》: “乍者中土, 思忆本乡。 急手速去, 还尔 丹阳 。” ▶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作豉法》: “若初煮豆伤熟者, 急手抨净即漉出。” ▶ 《敦煌变文集‧李陵变文》: “急手出火, 烧却前头草。” 2. 快手, 动作敏捷。 ▶ 宋 陈师道 《答黄生》诗: “ 黄生 学诗用力新, 急手疾口如翻盆。”
- 急振 见“ 急赈 ”。
- 急战 速战。 ▶ 《晋书‧宣帝纪》: “时朝廷以 亮 侨军远寇, 利在急战, 每命帝持重, 以候其变。” ▶ 南朝 宋 袁淑 《防御索虏议》: “ 济 西劲骑, 急战蹴旅; 淮 上训卒, 简备靡旗。”
- 急捷 利落;迅速。 ▶ 《古今小说‧任孝子烈性为神》: “﹝ 任圭 ﹞起来抓扎身体急捷, 将刀插在腰间。” ▶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绪言: “况于人乎, 脑筋尤灵, 神魂尤清, 明其物非物之感入于身者尤繁夥、精微、急捷, 而适不适尤著明焉。”
- 急慌慌 见“ 急慌 ”。
- 急攘攘 形容急忙慌乱。 ▶ 元 马致远 《夜行船》套曲: “看密匝匝蚁排兵, 乱纷纷蜂酿蜜, 急攘攘蝇争血。” ▶ 《金瓶梅词话》第五三回: “ 李瓶儿 急攘攘的梳了头, 交 迎春 慌不迭的烧起茶来。”亦作“ 急穰穰 ”。 ▶ 元 关汉卿 《哭存孝》第四摺: “我扑簌簌泪似倾, 急穰穰意如烧;我避不得水远山遥, 须有一个日头走到。” ▶ 明 康海 《中山狼》第三摺: “骑着这骨棱棱瘦驽骀, 走着这远迢迢屈曲路, 冷凄凄只影孤形, 急穰穰千辛万苦。”
- 急慌 亦作“急荒”。 慌急慌忙。 ▶ 元 杨文奎 《儿女团圆》第三摺: “我急慌里, 着些闲散话儿遮。” ▶ 元 石德玉 《紫云庭》第一摺: “我但有些卧枕着床脑袋疼, 他委实却也心内惊, 他急荒的请医人诊了脉却笑容生。”亦作“ 急慌慌 ”。 ▶ 元 郑廷玉 《看钱奴》第三摺: “泪汪汪甚人来守孝堂, 急慌慌为亲爷来献香。” ▶ 姚雪垠 《长夜》三七: “像这样急慌慌的情形是从来没有的, 显然是管家的得到了严重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