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突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手机版
-
1. 糊涂。
▶ 明 汤显祖 《邯郸记‧生寤》: “忽突帐, 六十年光景, 熟不的半箸黄粱。”
2. 豁脱;舍弃。
▶ 明 沈自徵 《鞭歌妓》: “老尚书忽突了一船金和帛, 叫 张千 两脚赶驴蹄。”
3. 突然。
▶ 碧野 《没有花的春天》第十一章: “ 阿艾 忽突想起了 李阿虎 , 好像她受到很大的感触似的, 抑郁地长长叹了一口气。”
- 忽 hū ㄏㄨˉ1)粗心,不注意:~视。疏~。~略。玩~职守。2)迅速,突...
- 突 tū ㄊㄨˉ1)忽然:~然。~现。~发。~变。~如其来。异军~起。~兀...
- 忽而 hū ér忽然(大多同时用在意义相对或相近的动词、形容词等前头):~说,~笑ㄧ湖上的歌声~高,~低。
- 忽睨 犹傲视。 ▶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罗隐》: “ 隐 恃才忽睨, 众颇憎忌。”
- 忽腾腾 快速奔腾貌。 ▶ 明 康海 《中山狼》第一摺: “只见那忽腾腾的进发, 似风驰电刮, 急嚷嚷的闹喳, 似雷轰炮打。”
- 忽眨 眼睛不住地开闭。 杜鹏程《保卫延安》第三章: “ 王成德 用拳头撑住下巴, 忽眨着眼。”
- 忽芒 见“ 忽区 ”。
- 忽的 见“ 忽地 ”。
- 忽若 1. 恍若, 好像。 ▶ 战国 楚 宋玉 《登徒子好色赋》: “于是处子恍若有望而不来, 忽若有来而不见。” ▶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 “于是逍遥暇豫, 忽若忘归。” 2. 倘或, 假使。 ▶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冥迹》: “其子听之感恸, 因自誓: 忽若作人, 当再为 顾 家子。” ▶ 《敦煌变文集‧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讲经文》: “可中修善到诸天, 居处生涯一切全……忽若共君生那里, 寻常自在免忧煎。” ▶ 蒋礼鸿 通释: “这段文章, ‘可中’和‘忽若’并用, 都是‘倘或’的意思。” ▶ 《敦煌变文集‧目连缘起》: “伏愿世尊慈悲, 少借威光, 忽若得见慈亲, 生死不辜恩德。”
- 忽略 hūlüè没有注意到;疏忽:只追求数量,~了质量。
- 忽荒 见“ 忽恍 ”。
- 忽然 hūrán副词,表示来得迅速而又出乎意料;突然:他正要出去,~下起大雨来了。